”嬴政翻阅着从颍川郡上报来消息,想起两年前收到韩非要留在韩地的消息时的场景,轻声低喃道,“距离韩国被灭已经过去两年了,在知晓朝中有攻赵的消息后,估计他也忍不住了吧!”
两年前,在将张良三兄妹送去咸阳的马车后,并不打算离开的韩非给嬴政写了一封信,表明自己想要入朝为官的迫切,和欲留在韩地积累经验的想法。
当时的嬴政本想拒绝,他让韩非入朝为官可不是想让他当地方官员的,如此大才就应该在朝上给他出谋划策,而不是窝在韩地这个小地方待着。
但是在经过雍月劝说过后,他又同意了此事。
因为雍月很明确的跟他阐述了韩地当今现有的情况,以及之后可能会发生的动乱,韩非身为前韩王室于情于理都不能置之不理,而且韩非自己要积累经验的说辞也确实在理。
虽然韩非确实有大才,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功绩,独身入职的话难免会被人病垢,哪怕有秦王作保也不行,因为这会成为他韩非一辈子的污点清洗不去,骄傲如他定然不愿。
一是不愿自己身上有污点,二就是担心被他视为知己的嬴政为难。
但是如果韩非从地方官开始做,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回朝堂,那意义可就不一样了,因为这可是他自己努力出来的结果!从此之后他在朝中就可以凭此立足,不一定需要嬴政的偏心帮扶,让他可以有足够的底气去面对朝中其他人的凌风暴雨,这样的话无论对嬴政还是韩非来说都是有利无害。
再说嬴政之所以不放人,无非就是担心韩非一直心系韩国故土故人,只想待在韩地不愿意再回咸阳为官。
关于这点雍月则说,如果韩非真心想要向赵国报仇,那这件事就绝对不会发生,因为他知道想要近距离插手攻打赵国之事,他就一定必须肯定要回到咸阳,无论是何时,无论当时他处在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