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5章

首页
    咱家有专门擦玻璃的麂皮绒毛巾,也不留水痕的。

     轰轰烈烈的一场大扫除,下午五点前,整个家里焕然一新。

     颜真卿瞧着打扫进度跳到了百分百,这才好像脱力一样瘫倒在了沙发上。

     ......原来一刻不停的打扫,竟然也这么累人。

     甩了甩有些酸痛的手臂,王羲之坐在空调的风口处喝茶。

     后世的生活真好,要是没有这空调,大夏天打扫这么几个小时,可真要热死人了。

     而天幕也没有辜负他们这几个小时的付出,在众人的期待中,叮咚声又再次传来了。

     奖励发放。

     颜真卿激动的指尖都发麻了,手里握着刘姨给他们倒的茶,又想要说什么,又担心被徐雪筠看出来,只低头掩饰性的狠狠灌了一杯热茶。

     眼眶被热气熏的发红,发酸,但又觉得这茶实在好喝,好像还有抚慰心田的功效,顺着喉管一路向下落到胃中,从胃中扩散出暖意,将他整个人的疲惫都驱散了。

     “好茶!” 徐雪筠手里还拿着她刚才抽多了的报纸,不知道是多少天前的了,除了小学的时候学校给订了报纸,长大之后徐雪筠就再也没有通过报纸来获取过新闻了,现在难得有空,她看得倒也津津有味。

     刘彻初时觉得这报纸上面的内容也都挺有意思的,第一个想法就是他们的朝代能不能搞一个,不过很快他就打消了这个想法。

     后世的报纸风行是因为他们的人群密集,并且人们识字率高,手里还得有闲钱。

     他们连纸笔都贵的要命,搞个报纸,有谁能买得起? 不过这倒是给了他一个启发。

     “周围有没有造纸厂?”刘彻问道。

     反正现在他是明白了,无论这个东西后面的朝代有没有,或者他们的朝代有没有,反正后世的技术一定要比他们的都好得多。

     去看看绝对不亏。

     这个徐雪筠还真没关注过,把报纸合上查了查:“......有倒是有一家。

    ” 她警惕的看着刘彻:“你要干嘛?” 不会又要去观摩吧。

     这可不行,她当时答应了老师,要好好带他们去体验一下艺术展览以及风土人情的。

     跑去造纸厂算怎么回事。

     但刘彻这个想法一出来立刻得到了应和。

     古代的纸贵,哪怕在家缠万贯的人看来,也永远有更贵的纸。

     并且不光是纸,在没有印刷术出现的时候,人们想要获取一本书籍,除了购买之外便是自己抄写。

     ‘洛阳纸贵’。

     说的便是西晋的泰康年间,洛阳有一个才子叫左思,他用了整整十年写了一部《三都赋》,大受追捧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