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6章

首页
    只是肯定比不了高效率的现代化机器,一般是用硬度更大的工具砸碎碾碎,但古代的需求也并不大,再加上人力比较低廉,所以肯定也能供应得上。

     徐雪筠哇了一声:“那么早就有石灰砂浆了啊。

    ” 因为中国古代建筑用的比较多的就是黄土和糯米混合制作的糯米砂浆,好像没听说过什么石灰砂浆,她还以为石灰砂浆是在水泥出现前不久才出现的。

     现代水泥可是在十九世纪前才被发明的。

     朱棣听她说什么糯米砂浆,不免有些好笑:“哪能全都用糯米。

    ” 对于这个他了解的还是比较清楚的:“大部分用的还是三合土,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一直用到明朝,是用细砂,黏土和石灰混合制成的。

    ” 只是他来的前几天还听人说有人做了一个‘新三合土’的方子,只是还没送到宫里来,他就被传过来了。

     苗小姐点头:“这位先生说的没错,一直到明朝之前用的都是三合土,明朝时期出现了新的配方,是用石灰,碎石和陶粉混合而成的,虽然没有现代水泥那么坚固,以及紧实,也不防水,但也是建筑材料上的一大突破。

    ” 这也说明在古代,想要获得‘生料’,并不困难。

     但随即苗小姐话风一转:“只不过想要获得熟料就没那么容易了。

    ” 因为温度。

     想要让石灰以及粘土结合的更好,并且使他们的性质发生转变,需要非常高的温度。

     苗小姐带他们进入了第二个车间,这说是车间,其实是一个露天的大工作场。

     只让他们远远的看着,就觉得中间的机器十分巨大,而且在这似乎也能感受到热浪。

     “那一个高塔是预热塔,下面的大滚轮就是将生料转为熟料的回转窑,为什么说这一步其实是最难的,因为它的温度要到达一千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