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8节

首页
    面,赵东家终于迎来了一些转机。

     在最早的那一波过去后,接着进来的人群似乎没有那么急迫了,很多人发现了挂在两端的赵氏吉贝布的广告招贴画。

     “这是何物?” 第162章 赵东家本来是有些沮丧的,但听得有人这样问,顿时眼前一亮。

     那边的对话陆陆续续地飘到他的耳朵里。

     “这是什么?” “不知道,还怪好看的。

    ”这应该是不识字的,只会看图。

     当然,也有认识一些字的人,跟着招贴画上的字喃喃念出:“赵氏吉贝布,西市仅一家……吉贝布是哪种织物?好似从来没有听过。

    ” “确实,不过看这花色却是不错。

    ” “在西市?下次咱们去问问。

    ” 赵东家眯起眼,一把抓住了管事的手:“快,快去找个说话伶俐些的来,就让他守在这下面,若是遇到有人对这个感兴趣的,就上前解释解释。

    ” 可不能浪费这么大的关注度。

     他得去和徐太医说说,最好是让他们的人能主动喊一喊才行。

     管事也欣然称是,他算了算,恭维道:“上次徐太医说咱们的招贴画可以在这儿挂半年,东家,要是每天能有这样多的人,那咱们吉贝布的名声铁定是能打出去的!还是东家明智呐!” 赵东家一改刚才的失望,顿时满血复活了。

     是啊,时间还久着呢。

     他哈哈大笑起来:“你瞧着吧,悲田院的人只会更多。

    待到名气传出去后,不仅仅是长安的,还有其他地方的人也会过来的。

    ” 他忍不住想起当时竞标时,徐太医说的那番话。

     赵东家忍不住得意起来,他就知道,信徐太医是没有错的! 除了赵东家之外,之前给悲田院投了广告费的商家们面对第一日的热闹景象都挺满意。

    而那些没有投的商户们有的在心中暗暗懊悔,有的则觉得还要等看看再说。

     就这样,仅仅一天的时间,悲田院的开业在不知不觉中竟给大唐的商界增加了一种新的扬名模式,后来还引来不少才子投入其中,用他们的诗文以及画作换取报酬。

    后世的史学家们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唐文化行业的繁荣发展,这些作品中也涌现了不少的精品。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只说吴老六。

     他被拉去急诊科室,迷迷糊糊中只感觉到有不少的人围着自己在转,又有医师在自己身上扎下了不少的银针,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找回了自己的神智。

     阿软第一个发现他醒来了。

     “病人醒了!” 她看到吴老六的手指一直不停地在抖动,整个上半身也在用力,知道他想要起来,便按住了他:“你先别起,你现在需要好好躺着休息一段时间。

    ” 吴老六的嘴唇翕动,阿软愣了一下:“你是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她附身下去,好不容易才听懂了吴老六是在困难地问:“多……多少……钱?” 阿软恍然大悟:“你是想要问诊金多少?” 吴老六看着她,艰难地点了点头。

     阿软挠了挠头:“这我还真不知道,得去找账房算一算才行。

    ” 吴老六求救地看着她,这问题要是一时半会儿不搞清楚,他可不敢就这样在这里睡过去,就算是爬也得爬回家——没办法,口袋里的钱就这么多。

     “行,我现在去问问。

    ”这时候看到急诊大夫也过来了,阿软连忙道。

     急诊大夫过来查看了一下吴老六的情况,主要是心率和瞳孔反应,然后伸出五指在他面前晃了晃:“这是几根手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