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并不是很舒适,好在他已经适应了,肩膀端正,腰背挺直,看上去仪态不俗。
朔望朝参有特定的内容流程。
上半部分主要是宣读一些敕旨,周自衡理解为政策解读。
比如李世民就再三强调自己颁布的纳谏令,让百官勇于纳谏。
他真心实意的:“正主任用邪臣,那就治理不好国家。
而正臣侍奉邪主,同样如此。
只有正主与正臣相得益彰,才能如鱼得水,天下才能太平。
我虽然不是什么贤明的君主,但也愿意听取建议。
还望大家要直言进谏,匡正和补救我的过错。
”
于是,在第二个部分,也就是百官们参奏的部分,谏言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周自衡听了之后都觉得李世民的确是有容人之量。
在学生时期学历史的时候,听到这一章只觉得理所当然。
一个人犯了错被指出来然后虚心接受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有什么好吹嘘的呢?但是当他真正步入社会,甚至自己做过企业管理之后,周自衡就明白了这样的人是有多么的难得。
当一个人做到某一个领域内或者团体内的顶端时,或是出于人性的弱点,或是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往往都会出现“一言堂”的现象。
但李世民身为帝王,而且还是掌管了所有人生杀大权的帝王,选择让人当众指出自己的错误,不仅不生气还能听从认错,并且这样的状态还持续了很多年。
这件事和这个人本身就很值得人称赞甚至尊敬。
他克服了人性的弱点。
就在周自衡在内心忍不住生出钦佩之情的时候,谏官队伍里忽然出来站出来一个人。
“微臣权万纪,也有事进谏!”
李世民:“权卿请说。
”
“微臣日前发现,太医院博士徐四娘,在太医院当值期间,公然跑到西市去坐堂,为人看诊。
臣认为,此乃假公济私、尸位素餐之举!还请太医院与陛下彻查!”
周自衡倏地抬起了头。
太医院巢明是需要参加朔望朝参的,闻言立刻站了出来:“权大夫,徐太医去西市坐诊乃是经过了陛下与皇后的同意,并非私自所为。
”
李世民轻咳了一声:“然。
徐太医所为的确是我与皇后特许的。
”
“陛下!”权万纪立刻振振有词,“适才陛下说若有什么过错,一定要让臣等指出来。
微臣身为谏议大夫,自然要履行自己的职责。
陛下,在微臣看来,这件事您犯了两个错误。
”
李世民刚才才把话说出去,此时当然得要虚心听着:“权卿请讲。
”
“您特许徐太医前往西市坐堂,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太医院的其他太医是否会觉得不公平?”权万纪苦口婆心道,“若是他们也以各种理由要求去外面坐堂出诊,那您是答应还是不答应?答应了,太医院的规矩形同虚设,不答应,其他太医便会心存不满。
此为其一。
”
周自衡挑起了眉,心里暗道了一句不好。
李世民原本是有些尴尬的,但听着听着却认真起来:“其二呢?”
“其二,何为规矩?为什么要制定规矩?因为只有按照规矩办事,这个朝廷,这个国家才能安然无恙的走下去。
世间万物,都有必须要遵循的规矩。
太医院的太医在宫中当值,尽心尽力,破晓点卯,日落散值,这也是一条规矩。
“可是,陛下的特许却破坏了这条规矩。
虽然此事看上去极小,但是却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这条规矩被破坏了,那是不是其他的规矩也可以被视为无物,也可以被破坏?
“陛下,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呐!”
李世民听了后十分汗颜,他觉得权万纪说得十分对。
权万纪看了一眼皇帝陛下的表情,心中一喜,知道自己这番话陛下是听到心里去了,便继续道:“且,徐太医能让陛下与皇后破例,是否为她主动要求?意图用在太医院所获得的权威来牟利?
“恃宠而骄,恃功而傲!臣认为太医虽然重在医术,但品德也极为重要!”
巢明很气愤:“权大夫不明白事情的真相,为何要妄议别人品格?!”
权万纪刚想要回答,却没想到从自己身后又传出一道清朗的声音:“不错!权大夫既然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