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1节

首页
    周自衡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

     他发现了,朝廷这个词虽然听上去更高大上,充满了权力的魅力,但和后世的公司其实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各部门吵来吵去,各自扯皮,都是一个样。

    甚至古人们的氛围还要更激烈一点,甚至他都感觉有一两个瞬间快要打起来了。

     不知道朝会的时候是不是也是这样? 但他也听出来了,中心思想就是无论是军仓还是正仓还是转运仓,粮都不多了。

     所以才需要这样的抠抠搜搜。

     “陛下说得对,大唐的确是经不起一场大战了。

    ”中书省内,中书令房玄龄看了户部递交上来的调度相关公文之后,也感叹了那么一句。

     因此,就算是陛下心中再不甘,再屈辱,也要把这口气给咽下去,看看能不能先安抚下突厥。

     如果是换成十年前的殿下,恐怕是忍不了这个气的,而现在……陛下终究是成长了。

    房玄龄欣慰的抚了抚自己的胡须。

     他翻看到最后一页,忽然就看到了一个新鲜的东西:“这是?” 来汇报的户部侍郎笑道,“这叫做表格,这两日卑职见司农寺的主簿都在学这个,一个叫周十三郎的小录事发明的,倒也有些意思。

    ” 他没想到自己不小心的把私下学着制的表格给夹到公文里去了。

     房玄龄神色古怪:“周十三?” “房相公也知道他?”户部侍郎笑道,“莫非还是谁家的郎君?我都想把他调到户部来了,这等人才放在司农寺也是浪费。

    ” 房玄龄挑眉:“你不过就去司农寺待了半日,就知道他是个人才?” “此子不仅是账本算得快,而且记性也好。

    ”户部侍郎回想那半日见到的情景道,“哪个仓有多少粮食,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而且哪里靠近哪里,如何调度缩短路程,他也很清楚,随手就能画出图来。

    ” 房玄龄有些动容。

     他是知道周十三的,刚从江南回来,估计司农寺的这些公文他都是这两天才接触的,结果就已经熟悉到了这个程度? 他看向户部侍郎有些期待的眼睛,哼了一声:“他啊,你就别想了,我想把人要过来都没成功。

    ” 户部侍郎:??? “往好处想,他待在司农寺,说不定两三年后,你们仓部司的粮食能翻个几番,就不用像如今这么局促了。

    ”房玄龄安慰他道。

     算了算了,让他先好好种田吧。

     另一边,回到家的周自衡也在向徐清麦感慨: “这些粮食,如果要开战的话,最多也就支撑两个月。

    一旦超过这个数,就只能从地里面现收。

    到时候可不管熟不熟。

    ” 徐清麦默然,她知道现收如果还支撑不了,那就要开始征收豪族与老百姓家中的存粮了。

     往前数个一两百年的乱世,都是这样循环的。

     “还好这次不是真的要开战。

    ”她乐观的道 周自衡点点头:“各大仓里的粮食太少了,再给大唐两年时间,必然会好很多。

    ” 而他将会在里面做出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

     他问徐清麦:“你那边怎么样了?太医院还行吗?” 徐清麦想了想:“我这边倒是没有你那边事情多,也不算是太顺利,但整体还好。

    ” 她毕竟不算是太医院的正式人员,所以很多战前的准备事宜他们是不会叫她的,只是有事的时候才会叫她。

    徐清麦也很明白这一点,所以她也不往前去凑,索性找到了太医院里的资料馆,开始在那儿翻看起医书来。

     刘若仙和莫惊春倒是被她派去帮忙了,有钱浏阳的学生沈永安带着,她也放心。

     “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