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7节

首页
    恰逢李崇义受伤,李孝恭一思忖,便觉得把这个儿子扔到江宁县当个暂时的代管县令也不错。

     他想得比较长远,如今天下归一,四海降服,除了突厥之外恐怕也不会再有大的战事。

    而大唐名将济济,西北边陲自有李靖、李世绩这种别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名将名帅镇着,像他们这样的宗室恐怕日后就要闲散了,或许当个富贵闲人,或许走走文官参政的路子,总不可能如现在这般在军中掌管大权。

     所以,先让李崇义去当个代管县令,熟悉熟悉地方事务,也是李孝恭的一片苦心。

     当然,李崇义对着周自衡徐清麦等人,自然不会将这些背后的故事说出来。

    周自衡等人也没想到世家们谋划来谋划去,最后却是让李崇义来当了这个县令。

     周自衡笑道:“他们倒是白谋划了一场。

    ” “我只是代管,”李崇义道,“日后也说不定就指派了谁来。

    哎,要我说,这当县令哪有在军中来得舒坦!” 可惜他也知道,自己大概率是没法继续留在军中了。

    宗室拥兵,的确是大忌。

     “不过,在这江宁县里面,能吃到这样的火锅,也不算白来。

    ”李崇义天性豁达,将这些烦恼抛诸脑后,“十三郎,日后我可会经常来叨扰你。

    ” 周自衡一笑:“求之不得。

    ” 夜晚的膏烛将院子照得通明,桌上的锅子微微的向上冒着白汽。

     吃得这么好,怎么能不喝酒? 唐人的餐桌上是少不了酒的,即便是孙思邈与刘神威这样的道士,也会小酌几杯。

     李崇义因为伤口才愈合,除了不能吃辣之外,还不能喝酒。

    不过,人总能想出办法,他绕过徐清麦与孙思邈的盯视,偷偷的喝了一口桌上的酒,然后对周自衡道: “还是咱们那边的酒更够味!这江南的酒,都太寡淡了。

    ” 周自衡恍惚了一下,这才想起他说的咱们那边,是长安。

     “西北的酒绵长劲道,江南的酒温润清甜,各有各的好。

    ”他道,“等到时候你尝尝我酿的酒,就知道什么叫做天下第一烈酒!” 李崇义一顿,看向他:“天下第一烈酒?周十三,你才是真狂士啊。

    ” 周自衡挑起眉,“那到时候你尝尝,看看它配不配得上这个名头。

    ” 李崇义哈哈大笑:“行!” 要是配不上,他能笑话他几年! 第二日,周自衡就自己带着随喜去了常去的工匠行,他差点都要忘了,在自己和徐清麦在定下要做手工皂以及酿酒之后就去工匠行里定制了一些酿酒的器具,然后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没去取。

     看到他之后,匠人欣喜极了:“周录事!您的东西早就做好了,就等着您来取。

    ” 他让徒弟们搬出周自衡定做的一批东西,问道:“周录事,这些东西不知道是何用途?” 不怪他好奇,实在是这几个东西过于奇怪,像是浴桶又像是甑锅,他瞅着又有点像是酿酒坊里用到的器皿,但是在一些地方上又有着不同。

     周自衡笑起来:“这次可不能告诉你。

    最近你这儿生意如何?” 匠人漾开笑容:“托贵人的福,好多人来我这儿定高桌椅,现在都忙不过来了,又收了几个徒弟。

    还有上次您定做的那书案与圈椅,也有人来问。

    不知可否……?” 周自衡自无不可:“不过是些小物,你自己看着办就行。

    ” 匠人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多谢贵人宽宏。

    ” “直接给我送到这个地址吧。

    ”周自衡将东山渡作坊的地址给到他。

     周自衡从他家出来后又拐去了铁匠铺,铁匠从铺子里拿出来一堆东西给他,有的像是圆圆的管子,有的却有点像是长颈圆肚的烧瓶,一些是铁制的,一些则泛着银白,显然不是铁器。

     铁匠脸上带着笑:“这是小的托一位做锡器的朋友打造的,应该可以满足贵人的要求。

    ” 周自衡拿过来看了一下,非常满意:“劳烦了。

    ” 他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