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百姓开垦荒田、修建茅舍来将功补过。
“这是宁大人提议的。
”陆行之道,“宁大人以为,凉州贫瘠,若不先让百姓吃饱饭,凉州无以兴盛,而成山匪者,不少也是因为贫苦难以谋生,不得已而而为之,既然缺人手,不如给山匪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为争此机会,山匪办事便会尽心尽力。
”
当地官家未必一心为民,而这般的山匪,为求正道,却能真心实意为百姓办事。
敬文帝神色不明,“你与真远倒是相熟。
”
陆行之道:“臣与他都在凉州,所涉公事又有牵连,难免会碰上。
”
敬文帝沉思半晌,才体恤宁真远道:“治理凉州并非易事,他也是辛苦了。
”
他这般开口,便就是给宁真远外放一事定了调,认定其为有功之臣。
宗肆看向陆行之,宁真远能顺利稳定凉州局势,他势必在背后帮了不少忙。
两人一块出宫时,陆行之才看着宗肆道:“世子无话问我?”
宗肆道:“你在背后帮了宁真远不少。
”
“这不正是世子希望看见的。
”陆行之却道。
宗肆未有言语。
“凉州一事,世子未干涉其中,便是这事,也正中下世子怀。
”陆行之道,“我虽替宁真远除了后顾之忧,却也未尝不是替世子解了心头大患。
”
宗肆看了看他,“何为我心头大患?”
“世子在凉州是有利益,可更愿看到百姓安居乐业,只是一直怕手伸太长,圣上忌惮,是以难以作为。
世子早前愿意帮宁大人,让他得以顺利外放凉州,本也是想改变凉州的境地。
”
宗肆神色未变,心中对沉思起陆行之来,便是李放一事,在康阳长公主寿宴那日,两人密谈时,他的见地也一针见血:想折了康阳公主府的人,未必在雍州。
若非因为陆行之,他不会那么快猜到在康阳一事上,有敬文帝的影子。
只是如此,他的身份便有些可疑,宗肆想起宁芙活过一辈子的事来,若宁芙活过一辈子,未必不会有第二个人,亦是如此。
“行之真是料事如神。
”他勾了下嘴角。
陆行之顿了顿,抬头看向他,也看清楚来他眼底的冷意与试探。
他知他向来敏锐、多疑。
第164章
“替我做衣物之人,是宁四姑娘。
”陆行之忽然道。
宗肆看了他片刻,缓缓道:“行之有话不妨直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