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他拎着东西候在院子里,眼瞅着陈纪衡的父母和妹妹走出楼口,便像只猴子似的“刺溜”蹿上楼去。
孙建军之所以对陈纪衡家如此向往,其原因绝非陈纪衡一厢情愿的陪伴,而是这样的日子实在太舒服。
没有黑板前老师唠叨那些听不懂的知识点,没有录像厅里呛人的烟味和汗臭味,说躺下睡一会就能躺下睡一会,其床铺的柔软程度也绝非学校桌椅可比。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中午还得给陈纪衡做一顿饭。
不过孙建军不在乎,去录像厅还得花点钱呢,做顿饭算什么?陈纪衡又不挑食。
更何况今天孙建军早有准备,一进门就亮出手里的大塑料袋,冲着陈纪衡呵呵乐:“瞧,我给你带什么来了?”
三鲜伊面,茶叶蛋,火腿肠,还有两包榨菜,孙建军这是把陈纪衡家当成了现在的录像厅未来的网吧,死守到底绝不挪窝。
俩人美滋滋地看录像带吃小食品,中午孙建军主动下厨房煮了方便面。
这玩意真好,味道还正,以至于多年以后陈纪衡仍对方便面情有独钟,尤其是三鲜伊面,贵一点的他还不吃。
母亲的执拗在他的身上继承得淋漓尽致,发展成为一种偏执,认定的绝不放手,遇到再好的也不行。
中午照例在沙发床上睡一觉。
孙建军压根没觉得别扭,陈纪衡逐渐适应了这种别扭,就算旁边那位睡姿不好树袋熊一样趴在他身上,就算他流哈喇子吧嗒嘴打呼噜,也只是好笑没多少厌烦。
陈纪衡觉得温暖,他的眼睛看不清,其他器官变得异常敏锐。
他能清晰地闻到孙建军身上的味道,能感觉到对方肌肤汗津津的粘腻,也正是这些,提醒他旁边有个人,在黯淡的光线里,在一室的孤独里,陪伴着他。
孙建军在陈纪衡家混熟之后,开始不满足于仅仅看几盘录像带,他在屋子里东游西荡,在陈纪衡的书桌上挑挑拣拣。
随便掀开钢琴盖,乱按一气,砰砰砰砰活像机关枪开了火;从书柜中发现新大陆似的找到一本《金瓶梅》,冲着陈纪衡贼眉鼠眼地笑,翻开一看才知是删减本;把陈纪衡陈馨历年得的奖状、奖杯摆弄一通,碰到个头大的还屈指弹一弹,侧耳听声:“镀铜的?”
“不用找了。
”陈纪衡说,“没啥有意思的。
”
孙建军看出来了,撇撇嘴:“真没劲。
”
陈纪衡笑,他身边所有人,只有孙建军不把这些成绩放在眼里,没因为奖励夸过自己一句话。
孙建军百无聊赖,随手拿起桌面上最显眼的一本书――之所以等到现在才注意到,是因为他对书籍有本能性厌恶――书面上那个人像吸引了孙建军,一个很酷的侧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