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6章

首页
    年有为的科研人员的到来表达了欢迎,说他们都是为国铸剑之士,让他们在次完成长空三号的试验工作不要有任何后顾之忧,所有困难军区都会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

     许嘉平的专业过硬,能力又强,受院里器重,除了这次带队的副院长,项目的第二直属负责人就是他了,也是总设计师,甘涔作为下面的小组长,坐在下头的第一排。

     会议开的简短凝练,主要是部署接下来的长空三号要进行的一期的实验工作,下面的研究员和工程师都在拿本子记录,只有甘涔,托着腮帮子,还在晕车里没缓过来。

     他的助理怕甘涔漏掉任务安排,特意小声提醒了他:“甘老师,院长马上提到我们组了...” 甘涔点点头,对他说:“是啊,赶快记,到时候你们干什么,要记清楚,不然你们许总会骂人的。

    ” 助理有点摸不着头脑:“甘老师,您是我们小组的组长,那您...?” 组长不记工作部署,全交给他一个小助理记着? 甘涔说:“放心,还没到我呢,你们许总要等出毛病了,才使劲压榨我呢!他现在不敢让我干活!” 情况也确实是这样,甘涔属于专家组里那个最不按套路出牌的王牌,让他做普通工作,他不一定有别的工程师细致,但一旦项目遇到谁一时也解决不了的故障问题,那么把甘涔搬出来他一定行。

     当然,如果太难的话,这个过程就要“逼一逼。

    ” 长空三号第一期的飞行试验出现失利,暴露出发动机不稳定燃烧等问题,作为项目的直接负责人,许嘉平头痛不已,几天几夜都没合眼,一众专家技术人员里,他最能相信的就是甘涔,把最难的分配给甘涔之后,就让他带着组里的技术精英尽快攻克。

     “你看啊许嘉平,微小的气流变动,还有燃烧时气流和声振之间的相互作用,都是导致震荡情况的诱因...” 许嘉平的事情太多了,打断他:“这些你在讨论会上说过了,你现在就告诉我,你认为在技术层面上最好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什么?我会跟首长请示,让军区特批配合你的试验时间。

    ” 甘涔拿着笔,想了想:“最好的当然是重新对发动机的参数进行调配,只是地面仿真试验很难获取参考数据,得多实验几次才找得到故障点,需要时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