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0章

首页
    原本还想着把校服带回家的学生,立刻不说话了,打消了心底的那点小心思。

     本地人的班主任又说:“校服发到手上,首先每个人的校服上,都要用针线绣上你们的名字,省的到时候衣服搞混了,把别人的衣服当自己的衣服!” 这话一出,打着偷别人校服自己穿的部分人,也打消了想法,不过还有几个自作聪明的人,想着校服上绣了名字怕啥?只要把线拆开,谁能认识? 知青老师们不了解学生的想法,在他们看来,这些年龄最大才十四五岁,最小才七八岁的小孩子,心思单纯朴素的很,哪里会想着去偷别人的校服,把自己的校服拿回家?他们在宣布完了这个消息后,就一个一个的测量他们的身高体重。

     老校长和本地的老师们其实觉得没必要量什么身高尺寸,甭管多高多重,所有的学生校服都往最大的给他们就对了,况且一个个量身高,量到什么时候去? 农村没有身高尺,只有本地人做衣服时,用竹片做的直尺。

     许明月知道了此事,就用竹片直尺在门框上,划出测量身高的尺寸,标注好数字,身高多少,往那一站就知道。

     别的班的知青老师们一看这个方法好,都在各自班级的门框上,划了这道测量身高尺,把班里学生们给激动的,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跑到门框上测量自己的身高。

     有些不够高的男孩子,还悄悄垫自己的脚,希望自己能量的更高一点。

     可小孩子们的眼睛多尖啊,谁悄悄垫脚尖,马上就被人发现指出来,然后就是一顿哈哈哈的嘲笑。

     至于称体重,则用的是大队部里交公粮时用的大秤,用一根扁担穿到称量绳中,小孩子们一个个的排队坐到稻箩筐里,两个大人抬起扁担的两头,去掉稻箩筐的重量,就是学生的重量了。

     就这么一个个的称重,终于把全校学生的身高体重都测量了出来,然后发校服和内裤。

     校服最大的只有140码,阿锦前世就是140的身高,刚过了年,来年冬季衣服肯定穿不下了,140的冬季衣服就一起塞包里了,夏季140的衣服当时正在阿锦身上穿着呢,这么些年也累积下来不少,阿锦一个人根本穿不完,也一起放在这次的包裹里了。

     按照老校长的提议,每个学生都是尽量加大二十码的发校服,这样他们穿的时间可以长一点。

     这次发的是春季校服,也就是女生一人一套灰色卫衣卫裤,两条平角裤衩,男生一人一套黑色卫衣卫裤,两条平角裤衩。

     阿锦的裤衩子只有三种颜色,白色,粉色,蓝色,基本上都是统一的款式。

     男生就发粉色裤衩子,女生发粉色裤衩子。

     老师们一边发裤衩子,还一边叮嘱他们:“裤衩子给你们发下去了,就不要懒,每天都要换洗!” 这也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