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水泥砖瓦他们临河大队不要,也会被别的大队,别的人拿走去用,那还不如他们临河大队弄来建知青点呢。
江建军是想着,要是过两年,这些知青们走了,这些空下来的知青点还能给村里无儿无女或是无父无母的孤寡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240]第240章
江建军此时还不知道,这些知青会在这里一待就是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且以后每年都还会有知青插队到这里,不建个专门的知青点,全靠住在学校教室,根本不够住,要知道,今年才是临河小学开学第一年,往后每一年都会有更多的学生入学,知青点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
魏兆丰几个人捧着江建军给他们的旧竹杯,看到上面没有洗干净的黑色沉垢,一时间都有些下不了嘴,明明渴的要命,愣是捧着水杯不敢喝水。
江建军对他们稍稍介绍了一下临河大队的情况,就问他们:“你们是想怎么领粮食?是自己花钱跟大队部买,还是用工分欠?想要什么粮食?大队部的粮食有红薯、红薯粉、大米、小麦、糠米,最贵的就是红薯粉、大米、小麦了,我们这里一年当中只种冬小麦,今年的冬小麦还没收,你们要换也换不多。
”
糠米是现阶段每个大队都有的米,现在没有机器脱谷,用都是老牛拉石磙,石磙难免会将稻米压碎,有碎米十分常见,不光有碎米,米里面还会有砂石子呢,每此煮饭之前,都要像淘金一样,将里面的砂石淘洗出来,不然吃饭时就很容易被砂石崩了牙。
几个人中除了楚秀秀,都是家境殷实之人,四个人都选择了买十斤大米和十斤小麦,红薯粉丝也买了五斤。
江建军直接说:“小麦没有十斤,最多给你们五斤,你们有粮票吗?有粮票价格给你们便宜一点。
”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笔记本来,用钢笔在笔记本上做账。
楚秀秀身上有钱,却不想太过高调,选择了跟大队部赊欠工分,她没要小麦,只要了大米、红薯粉和红薯三样。
记好了五个人要的粮食和收的钱票,江建军就让他们等在外面,自己又关上了大队部的大门,自己开了一个房间门后,进了后面的密室,又从密室的梯子爬上楼,到隐蔽的粮仓里面,用量斗舀了几个麻袋的粮食出来,递给几个人:“麻袋回头你们再送回来。
”
几个人接过粮食都傻了眼:“怎么是稻子?不是说大米吗?”
处理完了五个知青的事,正准备去堤坝上监督挖河道的江建军闻言也不由被他们无知的话说的一愣,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他们说:“粮仓内存放的要是大米,那能放得住啊?不得全被米猴子吃了?稻子不就是大米吗?你们自己拿到春和家里脱糠不就完了。
”
对江建军来说,江春和家人人都知道在哪儿,不知道在哪儿他们自己问一声也就知道了,他一边锁上了大队部的大门,一边对他们说:“这些麦子你们想磨成麦面就来大队部后门的磨坊里面磨,石磨都是免费用,但用完了你们自己要清理干净,谁要是用了不清理,那以后就不给你们用了。
”
他们这里没有电,更别说有什么机械化的脱糠机器了,全都是用木质的脱糠,手工脱糠。
楚秀秀看到自己手中带着壳的稻谷和小麦粒也是愣住了。
过去看小说,小说女主穿越到这个时代,去大队部兑换粮食,换到的直接就是大米,拿到知青点就能吃,怎么到了她这就成了稻子?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