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2章

首页
    搞对,叫什么名字他们说了算。

     主要是很多女孩子根本就没有名字,很多都大丫、大妹、招娣、带娣的喊,好些的,例如‘草丫’,名字里至少还带个草字,便可以记下名字叫‘孙小草’,可叫小花小草的也特别多,把登记的名单一看,一串下来,除了姓不一样,女孩子们名字大同小异,完全分不清谁是谁。

     报完名事情也没完,临河、建设两个大队的小孩报完名就被他们的父母领回去了,可远些的和平大队和更远的大山里的孩子,晚上就要住在学校的宿舍了。

     光是和平大队和大山里出来的学生,加起来就有一百多人,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男孩子,女孩子只占到两成。

     不是大山里的人不愿意把女孩子送出来换糠米,实在是没有了,她们生出来就没有活着的权利。

     不到三十个女生,被老师们排成两队,带去剪头发、洗头、洗澡。

     几乎每个小姑娘头上都有虱子! 男孩子还好,头发短,虱子好除,女孩子都是长头发,这要是睡在集体宿舍里,今后这集体宿舍就别想有安生日子了,被子、衣服上得全是虱子。

     虱子可不只是吸血,它们咬在身上,头皮上,还钻心的痒! 所以这些女孩子除了洗澡外,还得剪头发。

     小点的女孩子还好,老师让她们干嘛就干嘛,十四五岁的女孩子已经知道爱美了,她们知道自己过两年就要嫁人,死活不愿意剪! 学校的校长目前是由许家村的老村长代理着,本来是想安排孟福生兼任的,孟福生不愿意,村里但凡还算能写会算的,不是被许金虎当初带到了蒲河口,就是后来被带到了水埠公社,许红荷又太过年轻,高中都还没毕业,当个老师还行,当校长还少了些资历,没办法,就只能把老村长请出来。

     老村长当年好歹是正经上过私塾的。

     老村长别看六十多岁了,身体却健朗的很,眼不花耳不聋,不光嗓门大,脾气也特别大,对那些不愿意剪头发的女孩子们说:“不愿意剪就叫她们滚!把糠米都拿回来!在学校不听老师的,她们是想干什么?有免费的学都不愿意上,那活该一辈子烂在泥里!” 知青老师们听不懂老村长的话,当地的女孩子们可都听得懂,被老村长那暴躁的脾气吓得一声都不敢吭,就这么眼泪汪汪的被老师们带走,将她们的长辫子剪了。

     发的糠米都已经被她们的父母带回去了,她们是不可能再有糠米还回去的,况且她们很多都是带着照看哥哥弟弟的任务来的。

     有了第一个被剪头发的,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叶甜虽听不懂老村长的话,却能感受到老村长身上的气势很凶,吐了吐舌后,安抚着那些抽泣的女孩子们:“放心,我来给你们剪,保证把你们剪的好看!” 她其实也没有剪过头发,却有审美在,给所有十二岁以上的女生剪的头上民国时期的女学生头,齐耳的短发,剪到眉毛以上的刘海。

     这样的头发其实还是长,不利于除虱子,但相对于长发来说,这已经算好的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