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11章

首页
    月都有?” “每个月都有哩!” 不愿意家里女娃去上学的人,一听每个月有五斤糠米送,家里女娃娃还小的人家便就心动了,寻思着将家里丫头送那什么学校挣糠米去。

     七、八、九岁大的丫头在家也就是能烧烧饭、看看草、采采栗子,她们力气有限,挖葛根极其费力,是这么大的小丫头们做不了的,山上的栗子也有限,有她们采就够了,要是她们真能挣来五斤糠米,那是这个家的额外收获。

     菜花通知了娘家,就回去了,一路上都能遇到从山上下来的人,见到她从娘家往回走,都知道她是回了娘家了,有好奇的就打招呼问她回娘家是不是有什么事。

     刚出山见了场大世面的菜花正是谈兴正浓,满腹想要炫耀的时候,就将她家大儿子去蒲河口听说了娃儿们可以免费去临河大队上学,女娃娃上学送糠米,她去打听情况的事情说了:“这不是我嫂子家草丫翻过了年就九岁了,年龄正合适,回来通知我嫂子一声!” 一路上不停的有人问,她也不停的说,本来还想再采些栗子回去的,等到了家,天已经是傍晚,这沿路的两个村子,全都听说了山外面的临河大队开了小学,娃娃们可以免费上学,女娃娃上学送糠米的事! 第二天,两个村子家里有女儿的的人就来菜花家,向菜花打听,她们自己打听到了消息,又回娘家通知她们娘家这个消息。

     [220]第220章 随着出来打探消息的人越来越多,有不放心的人,就去临河大队打听。

     他们从山里出来要两个多小时,从蒲河口到临河大队,又要两个小时,光是走路就需要花费他们一上午的时间。

     不过他们这时间花的值,因为临河大队许家村的地势高,可以说是附近几个大队第一高,还没到临河大队,远远的走在建设大队的老古树下,就已经看到了还在许家村村尾那片高高的稻场上,已经建了大半的临河小学。

     不怪他们能一眼认出那就是临河小学,实在是在一片灰扑扑低矮的土胚房、茅草屋的大河沟对面,一座崭新的,与周围环境完全不一样的,由砖石作为地基,水泥和红砖砌成的‘临河小学’太不一样了! 首先它就是大! 如果说蒲河口监狱是他们见过的最大建筑,临河小学就是他们眼中丝毫不比蒲河口监狱小的巨大建筑了。

     由于建小学和建监狱的泥瓦匠是当初的同一批人,虽有孟福生和郑济河共同画的建筑图纸,但临河小学还是按照了当初建蒲河口监狱时的样子,建成了正正方方的长方形,只是没有蒲河口监狱建的那么高、窗户要更大更明亮,没有那四座瞭望塔而已。

     虽然它还未完全建成,但有蒲河口监狱在,他们都能想象,等学校完全建好后,学校的模样了。

     与它一河沟之隔的许家村是灰色的,低矮的,陈旧的,而它是砖红色的,高大的,崭新的,对比那样的强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