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定是有心之人教导,武氏端起茶杯掩饰骤冷的神情,不轻不重道:“若是你们的阿姐当初放手嫁妆,放弃财权。
那今日便不是和离这么简单,而是被休弃!或者……趁我们家族因乱顾及不来时,一条白绫就能把人勒死在后院,他们还不会白担忘恩负义的骂名。
”
年纪小些的孩童有些被吓住。
祝阿姐站起身,声音冷了下去:“你们慈渡阿兄给我的,不是嫁妆,而是掌控卢氏的权力,自和卢氏成亲以来,我们夫妻恩爱和睦,公婆慈爱,这难道是卢氏良善?那为什么家族刚出事,他们就变了脸?当然是他们看到了夺财之机,再也不装罢了!”
当初齐三娘进京告御状。
带着帝王赐予的钱财,怕遭人惦记,不敢贸然回乡,祝乘风便安排她来了祝府待产。
让她和祝家女郎们一道上学。
后来齐三娘想承亡夫遗志,做一个行脚商。
她徒有赏赐而得的钱财,却无一丝人脉。
只能去信给祝乘风求助。
为了支持齐三娘,祝乘风用自己手下的制纺,打通门路,联络各地商贾,再派族中武师护持。
又出资入股,以钱财喂养吞金般的商道。
如此三四载。
才打通了一条南通北往的商道。
商道再经几载。
被齐三娘经营成了一条闻名的茶路,丝路。
甚至远至波斯各国。
一寸锦,一寸金的丝绸,远销海外。
独有的茶道,经几国而大受欢迎。
其中利润,翻了数十倍不止。
有海商商贾见得利益,趁机参股,商路再次扩大,数载下来,俨然成了能连通海外的商业通道。
引海外之人远泊而来,传中原奇珍远扬四海。
经济如水般奔流回转,养一方土地。
在祝阿姐大婚之机,祝乘风把自己的三成股份,当作嫁妆赠予阿姐。
这三成每时每刻都在生金的股份。
是嫁妆,也是权柄,财柄。
如护身符般护了阿姐数载。
如今情形,钱财充归国库之余。
还能以余脉护得族中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