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什么。
在她的记忆里,已经没有他这个人了吧……
营帐外。
岳从年站在帐外久久没有动,忍不住转头看向百山城的方向。
他母亲就在里面吗?因为担心他,将她尘封已久的故事说给了女儿?
岳从年心里陡然升起一股陌生的情绪,在这样不合时宜的两军阵前,他想去看看她,看看画像中的女人,甚至给母亲做画的……
她画中的母亲,温和慈爱……
岳从年突然想起,林家林老夫人是不是去过汴京城,那时候,她是不是就听说了他?或许还在暗处见过他。
他的母亲是画中的样子,即便面部有伤,目光也那样慈祥,是那个人将她照料得很好吧。
岳从年拉回目光,再次看向手里的信。
‘兄长如晤’几个字不再冰冷随意,而是,切切实实的,他的妹妹,同母的妹妹对他的称谓。
两军阵前,岳从年下意识想相信,她是出于对母亲的尊重,给他写了这封信,甚至愿意称他一声兄长。
岳从年还记得,林之念是有其他兄弟姐妹的。
岳从年一时间心绪复杂,一方面告诉自己,凡事要多思多想,另一方面又下意识想,这封信他要怎么回?
……
(有时间的亲发个电哦。
【叉腰望天】)
495对策行
翌日。
岳苍看到岳从年。
两人谁也没有问是不是没有睡好:“回信可写好了?”
岳从年没有回答,他这个年纪,这个位置,纵然心里想法再多,也知道要衡量利弊。
岳苍看他的样子就知道没有写:“一封信而已,你人又没有去,回一封信能如何。
”何况,这样的妹妹,不管真假,一声‘吾兄’都值得一封回信:“如果担心字迹坏事,可让你亲卫帮你执笔,毕竟你的字迹,未必有她的好看,也省得丢了我的人。
”
岳从年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因为父亲说得都对。
千户营帐内。
岳从年提笔。
不知是不是因为对峙处于劣势的谨慎,还是见过她的字迹后不再想藏拙的无形展示。
提笔,他摒弃了一贯常用的字体,行于纸的也是名家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