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太守大人只差一点,经常见面一样。
其实不然,那天他们跪着,也距离太守大人很远。
更不要说平日他们向上陈述职务,那也是向郡丞长史简述,哪里能像现在这样见到太守大人。
“李县令真乃天纵奇才,竟然能想出这么妙的主意。
”真是让他如饮甘露,久旱逢雨啊。
李思明听到就是这事,完全不敢托大:“哪里,哪里,都是下官名下一位刘姓师爷的功劳。
”自己这些年远不如从前了,有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
郭太守闻言不赞成道:“思明老弟谦虚了,那也是你知人善用、有识人之明,难道各县内没有这等眼光的师爷吗,但谁将事情做好了?只有你,这就是你的功劳。
”
李思明闻言松口气,但依旧不敢认。
郭太守虽然夸着李县令,心里其实想着那位师爷。
看着眼前的肥头大耳、酒囊饭袋的脸就想不出什么好主意。
但是就如自己说的,总是有一个优点,不打压贤能,才能让有志之士出来,也算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
于是赶紧温和地问:“那位师爷叫什么名字?”免得显得自己怠慢,被人抢了去。
李思明就知道:“大人,人就在外面,叫刘宗田。
”
“那你讲什么虚礼,怎么不直接把人带进来?快,让人进来,不用,我亲自去迎。
”
李思明闻言心思一动,也赶紧跟上:果然人带来是对的。
……
郭太守那个热情啊,比对李县令还热情,他这里焦头烂额的事一大堆。
就算让下面各县城照搬封县的一系列方法,他这里每天也递上层出不穷的其它问题,急需人解决。
刘宗田看到郭太守的那一刻,心里的不安才彻底落了下去。
不拘一格,哪有那么简单,多数是说说而已。
他连举人都没有考中,怎么可能为官,各大县城,就连县丞都要举人出身,更不要说他只是一介不入流的师爷。
但,郭太守亲自出来迎他,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他知道他会升,但没想到太守会亲自给他升。
刘宗田急忙见礼:“草民”
郭太守直接将人扶起来:“刘师爷说的什么话,什么草民不草民,只要能为郡主解忧,都是我百山好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