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电闪雷鸣间,位于前朝的兴泰殿被天雷击中,在雷雨中被彻底烧毁。
兴泰殿并非普通宫殿。
太宗朝时,太宗就很喜欢待在里面处理政务、接见朝臣。
霍翎成为摄政太后以后,也选择在兴泰殿处理政务、接见朝臣。
当时兴泰殿被天雷击中的动静非常大,火势还从兴泰殿向外蔓延,几乎烧到了距离兴泰殿不远的太和殿。
因为火势太大,霍翎带着季衔山退回了凤仪宫,暂时在凤仪宫休息一宿。
直到第二天上午,大火才被彻底浇灭,留下满地残骸。
几座重要宫殿被焚毁,霍翎召来朝臣,原本是想与他们商议焚毁宫殿的重建问题,结果才刚开口,就有大臣跳出来上疏谏言,表示此乃天谴所至,不平息天怒,不足以重修宫殿。
而平息天怒的办法也很简单。
汉元帝曾因茂陵白鹤馆失火一事下罪己诏,并大赦天下。
兴泰殿的火灾与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执政者应该效仿汉元帝修养德行,以应天命。
[注]
“执政者”三个字用得十分微妙。
天子年方八岁,才刚在天章阁学习两年,所有政务皆是由太后裁决。
那应该修德应天的,又岂会是天子。
而这还算是比较委婉的谏言。
都察院副都御史的上疏,连遮掩都不遮掩,直接指出这场天谴乃是应在霍太后的身上。
但霍翎早已不是刚登上太后之位的势单力薄。
这些年里,她在朝堂上扶持了一大批官员。
无需她做任何示意,就有人站了出来,反驳这场火灾乃是天谴的说法,认为这应当归属于人祸。
是兴泰殿的守卫者没有在起火的第一时间通知众人灭火,才会导致火势蔓延。
双方就“火灾到底是天谴,还是人祸”这一问题争执不休。
又或者应该说,火灾是天谴还是人祸都没有那么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借着这场火灾,那些反对霍翎的人,和那些支持霍翎的人又一次进行了权力博弈。
如果认定火灾是天谴,那霍翎就需要为这场火灾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