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贵族子弟来州学进学,就是好事而非坏事。
”
景元帝知道这是一件极好的事情,图谋的并非眼下,而是以后。
等以后这些贵族子弟接过部落大权,继承部落以后,羌戎又会是何等光景?
“而且还有一件好处。
”霍翎又道。
“燕西乃苦寒之地,想要在那里兴办学堂,朝廷就势必要多派一些朝臣去。
世家子弟、勋贵子弟,有更好的晋升途径,他们未必乐意接下这份苦差事。
就算真有人乐意去,也只占少数。
”
“所以朝廷派去的臣子,大都是些出身不高,没有背景的人。
这些人若能忍住年岁,在燕西打磨多年,做出功绩,等他们从燕西归来,必是肱股之臣。
”
如今朝中大量的晋升途径都被世家勋贵把持,出身不高的人想要冒头,只能像先前的丁景焕一样,借着整治马政贪污一案,展示自己的才能。
但在马政一案里,冒头的人还是太少了……
这些人去了燕西以后,短时间内肯定都不会被调回来。
等将来安儿长大,这些人也差不多苦熬出来了。
到时安儿可以从中挑些有能力的,将他们调回京师,不愁这些人不效忠安儿……
景元帝一下就想得远了。
他垂下眼眸,看了看躺在小床里,不知何时已经睡过去的孩子,这才再次看向霍翎:“等明日陆杭进宫,你随朕去见见他。
”
【??作者有话说】
*更新时间调整为下午六点
*这章是在为以后布局。
大家应该都看出来了,如今大燕没有科举制度。
*关于移风易俗这个,我印象很深的是,之前在看近代外交时,看到了卡瓦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还有班老族长在1953年给主席写信。
顺便贴一下原文:
“以前勘测国界时,外国官曾送来东西给我们,我们也没有接受,英国人就打我们,因此恐惧,现在外国人经常来,假使班老归中国,请派解放大军去驻,保护我们,班老人民的心是永远不变的,如不要班老也请回信。
”
当时班老地区是被缅甸控制的,在六十年代归国。
第八十章礼部对于娘娘的吩咐,不敢不尽心
陆杭收到传召时,还以为景元帝是要询问年底祭天的事情。
他将这几天写好的折子揣进袖子里,打算等景元帝问起时,就将折子呈递上去,请景元帝过目。
结果到了宫里,才刚给帝后行过礼,就听上首传来皇后的声音:
“陛下和本宫召陆尚书进宫,是为了在燕西兴办州学一事。
”
陆杭掏折子动作一顿。
在燕西兴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