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9章

首页
    等兵部左侍郎退下,柳国公坐回桌案前,却不急着翻看。

     他在思考的,是另一件事。

     时至今日,柳国公已经不敢小瞧霍皇后了。

     在霍皇后没进京前,柳国公府是何等声势。

     陛下和文盛安一直想打压勋贵,多年下来却收效甚微。

     但在霍皇后进京以后,短短两三年的时候,柳国公府就深切体会到了什么叫“今不如昔”。

     组建骑兵这个主意是由霍皇后提出来的,柳国公就难免要怀疑她的用心。

     以霍世鸣的官职品阶,足够独领一军了。

     霍皇后有没有想过为她爹争一争? 这一琢磨,就琢磨到了下衙的时间。

    柳国公回到府邸,二儿子柳通和孙子柳诚过来给他请安。

     柳诚是柳通的长子,端王妃的堂弟,这几年一直在国子监读书。

    在柳世子外放以后,柳诚就被叫了回来。

     如今柳国公府有什么迎来送往的事情,都是这位孙子在张罗。

     儿子一辈,柳国公已经没什么指望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培养孙子一辈。

     所以等两人请过安后,柳国公将此事告诉了他们。

     柳诚听完以后,面色十分凝重:“祖父,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霍家坐大。

    这支骑兵,决不能落入霍家手里。

    ” 柳国公颔首:“这支骑兵是由霍皇后提议组建的,好在霍世鸣此人在军中资历不足,又没有接触过骑兵。

    ” “只要有各方面条件都比霍世鸣更合适的将领出现,霍皇后也不好亲自下场拉偏架。

    ” 当然,在柳国公心里,是期待霍皇后下场拉偏架的。

     从霍皇后入主中宫以后,就尽可能一碗水端平,从来不会因个人喜恶影响了行事和判断。

     所有人都知道京兆尹邱鸿振是霍皇后的心腹,但不久前各衙门上折子请求景元帝批银两时,霍皇后并没有选中京兆府的折子,而是选了三个与她毫无交集的衙门。

     这也是陛下愈发信重她,朝臣看到她涉足朝政却反应不大的原因。

     一位才能出众、公允周全的皇后,是值得朝臣敬重的。

     但是如果这位皇后亲自下场拉偏架,偏袒自己的家族,就是破坏了自己以前努力塑造出来的形象,有纵容外戚坐大之嫌。

     柳通这会儿却突然插话:“爹,我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