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4章

首页
    奏折、面见朝臣,下午看书练字,从您的身上,瞧不出一点儿急切与烦躁。

    臣妾顶多只有您三分火候。

    ” 景元帝回忆了一下,那时应该是她惊了马,不得不躺在床上静养,他每日都去长信宫陪她,直到她睡下才离开。

     “回到这宫里,再想那么悠闲,就难了。

    ” “说起来,你生辰就快要到了,先前朕答应过你,今年要再陪你去一趟行宫,也该让礼部那边筹备起来了。

    ” 霍翎有些诧异:“陛下确实答应过我,但如今朝中诸事繁杂,您在这个关头离京,是不是不太好?” 景元帝笑着摇头:“朕已经将人手都派出去了。

    马政一事千头万绪,地方上的调查更是需要时间,半年之内能出一个结果就算是快的了。

    朕总不能将所有心思都扑在这上面。

    ” “而且” “朕去了行宫,朝中大臣们也得去行宫。

    ” 霍翎琢磨了好一会儿,终于明白了景元帝的意思。

     地方官场与朝堂从来密不可分,许多地方官员的靠山都在京师。

     景元帝借着行宫一行,正好能将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员都带离京师。

    如此一来,地方官员再想联系上他们的靠山,就有得折腾了。

     这中间多耗费出来的时间,说不定能为查案的人争取来一些转机。

     想通这点后,霍翎笑道::“这回去行宫,除了必要的留守官员外,其他人可都得跟着一起去。

    ” “尤其是朝中三品以上的重臣们,最好一个都不要漏掉。

    ” *** 景元帝的生辰与霍翎的生辰只隔了不到一个月,两人商量过后,打算都在行宫过生辰,这样也可以在行宫多待一段时间。

     这一回留守京师的官员,景元帝没有再从宗室选,而是直接定下了吏部尚书文盛安、刑部尚书崔明和都察院左都御史。

     旁人不清楚景元帝的打算,所以也没细想景元帝挑选这三人的用意,霍翎却在看到这份留守名单时,暗叫了声好。

     吏部、刑部、都察院,这三个部门或明或暗,正在彻查马政一事。

     景元帝将这三个部门的最高长官留下来,明显是要三人继续盯着各地马政的情况。

    一旦地方有异动,他们可以第一时间做出应对。

     看完留守名单,霍翎又看了看随驾名单。

     不出意外地看到了端王和端王妃的名字。

     去年端王要留守京师,端王妃要留下来照看二儿子季渊康;今年端王无需留守京师,季渊康也满了三岁,可以跟着一起去行宫,端王妃自然也没有了留京的理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