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那个帖子只在论坛上挂了两天,但消息实在过于劲爆,早就被人截了图,追着讨论了几千层楼。
张云起把手机拿给应年看:“你说会是谁啊?”
应年写字的动作顿了顿,扫了一眼,照片眼熟得很,应琛真是说到做到。
“我不知道。
”他假装分析,“也可能是有人造谣,没有信息证明这就是咱们学校的吧。
”
张云起若有所思,又嘟嘟囔囔:“可我总感觉有点眼熟。
”
应年心如擂鼓,强装镇定,捻了捻有些出汗的手指:“像的人也有很多。
”
他心中祈祷不要有人认出来,祈祷不要再有人议论,可心惊之余又想,真的议论又能怎么样?那天和应琛摊牌之后,他就做好了准备。
应琛想收拾他,办法多得是,逃过这劫还有下个,唯一的方法就是捱过这段时间,通过保送考试,下半学期直接一走了之。
这于他和应琛都好。
张云起翻来覆去看那张照片都看不出所以然,趴在桌子上又跟应年聊起他追的女生,说是要参加元旦晚会的排练,最近晚上都去大礼堂排练,他都碰不到人。
“我听说他们那个晚会现在缺个学生导演,一直招不到就是因为总是要占用部分体育课和晚上的时间,可能一直要持续到12月底呢。
”
应年当天就去联系了学生会,自请去担任这个职位。
体育课他们班总是跟应琛班里一起上,而这段时间应为斌在家也偶尔会问他为什么要去图书馆上自习。
有个正当的理由减少和应琛的接触,应年自然不会放过机会。
试了几天,过程很顺利,要做的事情不算多,应年也担当起一部分场务工作,帮着大家一起检查灯光与衣服等等,不忙的时候他就坐在不显眼的位置复习准备考试。
教师会结束之后不到两天,学校发出公告,称已确认是造谣并启动相关司法程序,相关内容的帖子一夜之间被删光。
应年长吁了一口气,排练结束时手因为拿着打光板的时间太长有些酸,放下来甩了甩,一旁张云起把板子接了过来:“一会儿该到岳欣的节目排练了,我替你拿。
”
应年乐意之至:“行。
”
算起来张云起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