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嘶地吸口冷气,思来想去,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
“这样吧,今年选取三十人,其中没有正式官阶职位的录用二十五人,有正式官职的录用五人。
”
这样不占原来的名额,也方便有官职的考进来抱团,而没有官职的普通学子考进来要自己寻机从基层锻炼起来,这样荟萃阁内部就极易激发矛盾。
计划通。
徐琅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还是陛下有主意。
”
徐璎干笑,暗暗祈祷朝中有官阶的千万别想不开跟着刘绪考荟萃阁,没有前途的,累死累活考进来她也不会给他们升官,根本没必要。
第二天上朝,余伟文的案子调查结果出来,向徐璎上报,大理寺卿道:“禀陛下,经查余伟文指使冯慈、孙卓杀害秦暮,以权谋私,逼死盐商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请陛下裁夺。
”
余伟文是宰相的外甥,孙卓是皇帝的近臣,大理寺卿哪个都得罪不起,只好将判决的权利交给徐璎。
徐璎道:“依法判决吧,该怎么办律法里写得清清楚楚,不必再来问我。
”
大理寺卿额头冒汗,这尺度如何拿捏真是一门大学问。
判轻了,外面的人要骂他谄媚皇帝,判重了,且先不论孙卓会不会记仇,日后报复回来,万一引起皇帝不满,寻个由头把他贬出帝京了如何是好?
别看皇帝嘴上说着依照律法处置,真那么做了,指不定心里有多恨。
大理寺卿退回去,琢磨着怎么量刑,既让众人无法指责,又让皇帝满意。
一段插曲过去,徐璎将调整冬闱的事情告诉群臣,有官阶品级的也可以报考,但单独计分排名,仅五个名额,不升官,不加俸禄,只多一个荟萃阁臣的名头,她倒要看看能有多少个大冤种来考。
徐璎一说完,大殿内果然交头接耳,嗡嗡讨论起来。
这时,章余迈步走出队列,出声道:“陛下,听闻陛下拒绝帝寝,计划将后宫寝殿赐给荟萃阁臣属居住,这是否不太妥当?应当为陛下另建行宫才是。
”
徐璎道:“是有这么一件事儿,但就不用给我修建休息的行宫了,我也住不了多久,劳民伤财,我已习惯了萍水街的大宅院,而且只有住在萍水街,才能时刻提醒我不忘初心。
”
“此外,我知道很多学子家里并不富裕,千里奔波来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