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又道,“但不说,万一真出了事儿,乡亲们毫无准备,那可就惨了。
”一语中的,何老三直指问题核心。
何村长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琢磨着何老三的话。
他年事已高,却精明过人。
自从上次凝妄言一番提点,他回家反复思量,隔日便派老大老三前往镇上探听风声。
不料一打听,粮价竟已飙升。
一家人心中生疑,觉得事有蹊跷。
自此,兄弟们轮流前往镇上,一边打探消息,一边分批购粮。
何村长家儿子多,都是壮劳力,家底殷实,这段时间下来,也囤了不少粮食,基本上是不惧什么风浪了。
可村里还有那么多户人家,他们该怎么办?
今日,轮到何老五前往镇上。
一问之下,粮价竟又涨了。
何老五机灵过人,连忙向伙计打听涨价缘由。
原来,江南运来的米粮,大半都运往了庸州。
听说那里战事正酣,所以这边才供不应求。
何老五回家一说,一家人凑在一起商量,越琢磨越觉得事情不妙。
军队自有军粮供应,何须动用民粮?恐怕形势比想象中还要严峻。
何村长作为一村之长,眼见村民可能受苦,心中焦急万分,这才召集家人商议对策。
“老二、老四、老五,你们几个最近多去镇上打听打听,顺便再买些粮食回来,能存多少是多少。
”何村长沉声吩咐。
“是,爹。
”三兄弟齐声应答。
“老大,你去挨家挨户通知一下,今晚老槐树下集合。
我想好了,就如实告知大家吧。
至于他们要怎么做,就不是咱们能多嘴的了。
”何村长沉吟片刻,终于做出了决定。
夜幕降临,老槐树下今晚格外热闹,这种情形只有在村里发生大事的时候才能看到。
村民们围成一团,议论纷纷,“你们说村长找我们何事啊?”一个年轻的后生挠着头,满脸好奇。
“那谁能知道呢?”旁边的大婶摇着扇子,眼神里满是疑惑。
“肯定是有大事呗,不然村长怎会这么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