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9章

首页
    ” 队员们连声答应下来。

     一时间,沈亚兰在队里的威望与信服度远超马贵东。

     不过睡梦中的沈亚兰对于今晚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今年红旗大队的红薯可谓是大丰收,之前因秋收耽搁的生产线也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备起来。

     负责生产粉条的工作人员都是队里的婶子大娘,勤劳本分、踏实能干,又俗称女子小分队。

     她们在家里大多没有地位,如今有了这份工作傍身,在家里的日子最起码要比过去强上许多。

     每天上工除了必要的工分,还有月底和年底的各种奖励提成。

     世道女子多艰难,沈亚兰的初衷就是想为女子谋取一条出路。

     因为,女子也能撑起半边天。

     沈亚兰特意去省城聘请技术人员,来指导队员们生产粉条。

     婶子大娘都是干活的一把手,她们也有很用心的在学,很快就将生产粉条的技术学到了手。

     确保没有任何问题后,沈亚兰给人结了工资,将技术人员又送回了省城。

     一斤红薯能出二两粉芡,一斤粉芡能出八两粉条,也就是说五斤红薯也才能出不到一斤的粉条。

     在定价上,沈亚兰特意跑去县城打听了一番,回来后又找马贵东商讨,最后才定下价格。

     一斤粉条批发价两毛五,零售三毛,刨除人力物力以及其他成本,每卖出一斤粉条他们就能获利一毛两分钱。

     沈亚兰走的就是薄利多销的路子,在这计划经济年代,只要找对销路,完全不愁卖的。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材实料看的见,第一批粉条生产出来,沈亚兰就拿回家煮了一次。

     粉条下锅煮熟后变的透明,到嘴的口感是爽滑细腻,富有弹性和嚼劲,且带有红薯淀粉的香气。

     前世吃惯了富含各种添加剂的红薯粉条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