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5章

首页
    落,沈亚兰和马贵东一刻也不敢耽误,带上钱就去了公社。

     中小型机器,每小时大概能生产三百斤的红薯粉条,沈亚兰她们带来的钱用去了一多半。

     沈亚兰和马贵东载着装设备的牛车刚到队里,就被队员们团团围住,围的水泄不通。

     马大财说道:“大队长,这铁疙瘩能行么?你们该不会让人坑了吧。

    ” 马贵东笑骂道:“一天天的正事不干,就会胡诌诌,咱这玩意可公社牵头买来的,公社坑谁也不会坑咱们。

    ” 队员们嘻嘻哈哈的乱作一团,不过眼睛里装的都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

     创业致富初期,沈亚兰和马贵东达成一致,秉承着能省就省的原则,选择将平常用来开会的两间房,从中间打通。

     这样既省了钱,又节省了人力成本。

     大队部门口还宽敞,适合晾晒刚生产出来的粉条。

     生产粉条的过程中,用到最多的就是水,大队部门口的那口老井,已经有好多年的历史了,队员们日常吃喝要用到的水都是从这里挑的,这样一来,也省了打井的钱。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三秋一过,就开始全力生产粉条。

     三秋的时节,全队男女老少都开始下地抢收,与此同时,地里的那五亩西瓜也熟了。

     在沈亚兰的指导下以及队员们悉心的照料下,那五亩地结的瓜又大又甜。

     为了尽快将地里的瓜卖了换成钱,沈亚兰和马贵东一商量,决定兵分两路。

     沈亚兰挑了几个手脚麻利的中年妇女负责西瓜的买卖,而马贵东带着队员们在地里抢收庄稼。

     说干就干,沈亚兰当天领着几个人去西瓜地里摘西瓜,万淑娟和朱如意也在其中。

     万淑娟到了西瓜地,像是老鼠进粮仓,两眼放光,将西瓜往车上搬的时候,她手一“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