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5章

首页
    然后,明汐也没闲着,就自己前段时间研读经营管理书的感悟,向身旁这位普林斯顿经济学硕士请教起来。

     明宙目前是家小公司,每年的经营利润很透明。

    今年最后一次会议上,她毫无保留地向每位员工公布了公司今年的利润情况。

    她现在也一些感受,她这种交心的经营方式,是不是还没从业务员角色转变为管理者呢? 她和同事们亲如家人,这种心态是否致使她对明宙的发展较为保守,不敢像其他外贸公司那样,趁着行业风口迅速扩张? 梁见铖这几年,除了用心经营自己两家公司,对明汐的“小宇宙”也有所研究。

    不过,之前他给明汐的建议不多,明汐在经营方面也很少向他问询。

    不是因为明汐是他爱慕多年的女孩,他夸大其词,事宜论事明总在经营理念上,有一种几乎天赋的感受力。

    正是这份天赋,让她既谨慎又敏锐。

    很多时候,始终保持学习的渴望,本身就是一种极强天赋。

     梁见铖一边尝着明汐煮的粉丝汤面,一边跟她分享了一个极为著名的管理案例。

    像明汐这种坦诚公开的经营方式,在经济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共同利益策略,也称玻璃式经营法。

    尤其对于初创公司而言,让员工明晰公司的经营状况,共享成功果实,不仅能稳定团队,还能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参与感。

    这就是为什么明宙成立后,每位员工都能长久留职。

    要知道,通常这类外贸公司人员流动是很大的。

     “梁总的意思是,我这种经营管理方式不仅没问题,还很出色?”明汐脸上浮现出轻松笑意,不只因得到梁老板的用心肯定,而是想不到她完全没深入思考的管理方式,还有专门的术语。

     “当然,明总不仅眼光独到,在管理运筹方面更是天赋异禀。

    ”梁见铖再次说,从不吝啬对明总的夸赞。

     有人那么会夸,明汐倒起了疑心:“梁见铖,你不会在忽悠我吧?” 梁见铖直接将前面提到管理案例的公司说出来,是世界五百强企业松下电器。

     真的吗?明汐眼睛睁得溜圆,差点惊呼出声。

     当然!梁见铖目不转睛地凝视着面前人,漫不经心却羡慕至极说:“有时候看着明总,我就忍不住感慨,上帝创造明总的时候,肯定偏心了。

    ” “梁总,请别再表扬我了,你这种过度赞美,会让我对你充满防备的。

    ”明汐及时制止梁见铖的夸赞。

     “防备什么?”梁见铖依旧全神贯注地看着她,眼底都是笑意。

     “忠言逆耳利于行啊,我这人很疑心的,本想寻求梁总真知灼见,没想到梁总对我夸赞有加。

    我完全有理由怀疑,这不会是梁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