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
阮清川因为有事,中途和阮老夫人告辞,回去了他前院的书房。
他走后不久,阮清峦、阮清右兄弟俩也相继走了。
阳光很好,照的院子里明晃晃的。
苏姝看着天色还早,就吩咐人把她陪嫁过来阮家的,暂时又用不到的嫁妆都放到了库房里。
原来在她的秋水院当管事婆子,又跟着她过来阮家的婆子姓吴,也是苏家的老人了。
“嬷嬷,这库房的事情我就交给你了,你记得登记在册。
”苏姝让莲儿请了她过来,说道:“……还有以后庄子上以及我的那些陪嫁的酒楼、饭桩等来往的收益,都有你过去验收……”
吴婆子应“是”,笑道:“夫人请放心,老奴都记下了。
”
她跟了苏姝过来,自然是一家子都算是苏姝的陪房,一家子都在搬去了庄子上做活。
她现如今也和秀儿、莲儿一样,住在后罩房里,是单间的屋子。
份例和待遇和蘅华院的管事李婆子是一样的。
临近中午的时候,给阮清川熬汤药的婆子把类似砂锅的物件等搬来了西厢房。
她再次熬汤药的时候,就喊了秀儿来看,告诉秀儿汤药在熬制之前,要先把草药在水里浸泡一刻钟,然后共熬煮三次,把熬出来的汤药再兑到一起去,是一天的量,分三次服用即可。
她还细细的给秀儿讲了要如何看管火候。
阮清川赶在午饭之前回来了蘅华院,他公务要用的东西也都从前院的书房陆续搬来了蘅华院的第一进院落,还单辟出来一间屋子做了书房。
堂屋也做了待客的厅堂使用。
午饭的时候。
苏姝喝了一碗酸辣粉。
她是觉得极其好吃的,又酸又辣而且麻的也带劲。
阮清川吃的是清爽细面,里面放的有西红柿、青菜、青椒、香菜等,还卧了个荷包蛋。
又淋了香油,闻着很香,也是好吃的。
阮清川看苏姝辣了一额头的薄汗,偏她吃的还热火朝天,难免有些担心,“姝姐儿……要不,咱们不吃了。
你尝一尝我的汤面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