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虽是风月词文,但依稀可辨其文风。
他和方沅大不相同,方沅这两年是荒废了,可陈琢并不是。
他反握住傅瑶光的手,却是看向陈琢道:
“陈琢,依你之见,何为文心?”
陈琢自登船便一直阖着眼,手握成拳,神情漠然,这会听到晏朝的发问,他眉微微动,望了晏朝一眼,却仍是没有要开口的意思。
见陈琢不应声,晏朝便道:
“我自七岁开始作文章,笔落定,文意自成,可其间却不见得有文心。
”
“摹写,翻拓,初时的许多习文不过是拾人牙慧,那些习作便是再如何另辟蹊径、独具一格,都是伪作。
”
“但陈琢,你不是这样,便是情场风月词,仍能见其中风骨。
”
傅瑶光想了想方才看过的寥寥片语,欢场上撩人助兴的词句,她倒是不知晏朝从哪看出的风骨。
她看了眼晏朝,这几日下来,她看他行事,觉着他似乎对方沅和陈琢颇为耐心。
另一边陈琢沉默良久,嗤笑了声:
“文心,若是从前大人问我,光是清明理想,我便能同您说上几日几夜,这世间也就这些读书人好骗,读过几篇前人捧圣的酸腐文章,便想着自己未来也能做一代名臣,可如今方知,什么文心风骨,那都是像大人您这样不愁吃穿的人才配想的,我这般的贫贱命,能填饱肚子便应感激涕零了。
”
一旁的船夫也跟着笑。
“陈哥您哪能算贫贱命,您作一副词、写一首曲,便能顶我和我兄弟我爹在江上忙活到半夜的银子了,您若是贫贱,我们家还不得去投江了。
”
“我爹就总说,日后让我和我兄弟的孩儿也都去读书,像陈哥这样,作读书人,靠笔杆子吃饭,再不像他老子这般辛苦。
”
说话间,小船泊近江岸,船夫将船定住,手撑着木桨笑着道:
“几位,到了。
”
“陈哥,替我向嫂子问个好。
”
陈琢没吭声,起身上岸。
傅瑶光和晏朝付了银钱,也下了船。
陈琢只身走在前面不远的地方,傅瑶光小声问晏朝:
“我们跟着他吗?”
“方才我就想着不能让他走了,便拉着你一起过来了。
”
“无妨,正好跟他再聊聊。
”晏朝道。
“他若是一直不想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