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4章

首页
    说到儿子,老人彻底老泪纵横了:“七八岁……得了急病没来得及送卫生院就……” 民警抬头看了宋余杭一眼,复述给她。

     宋余杭轻轻拍着老人的背安慰她,林厌把老人膝头的相册拿了过去,继续往后翻着,手腕猛地一顿。

     她似不敢置信,掏出手机打开相册又看了几眼,这才把手机和相册一起递给了宋余杭。

     “你看看,这是不是一个人?” 几个人都围了过来。

     照片上的三个男孩子勾肩搭背站在一起,大约二十来岁的年纪,都穿着背心汗衫和短裤,脚下踩着草鞋,头上戴着草帽,背景是金灿灿一望无际的农田。

     左右两个长相极为相似,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兄弟,而最中间的那个则叼着一根狗尾巴草,略有些豪放不羁的眼神,五官长相像极了林厌手机里的照片。

     那是年轻时候的余新叶。

     老人看着手机里的照片,也略有些吃惊地“呀”了一声,伸手抹了一把眼泪:“这……这是我侄子……”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宋余杭略有些激动地道:“您确定吗?您侄子也是死于二十年前的那场矿难?” 老人磕磕绊绊点了头,看着他们这一屋子穿着制服的人,神色略有些惊惶地拉住了她的手,用土话问:“叶、叶娃子咋了?” 几个人对视一眼,宋余杭安抚她:“没事,我们例行询问而已,那您这几年,既没什么亲人,收入也少,您这日子怎么过啊?” 说到这里,老人脸上才露出一丝欣慰来:“政府有低保,种的庄稼也够吃啦,况且……侄媳妇隔三差五也会寄东西到镇上的邮局……” 宋余杭摸了摸这床上的被子:“这也是她寄的?” 老人点了点头,“啊”了两声。

     “余新叶既然有老婆,为什么户籍上没写啊?”林厌敏锐地抓到了一个疑点。

     老人面色有些赧然起来:“他们结婚早,那时候农村不兴扯证,都是办流水席。

    ” 宋余杭指着那照片上剩余的两个男孩问她:“那这两个呢?” 老人看着那照片,神情露出了一丝怀念。

     她儿子死的早,女儿也嫁得早,家里家外十几亩农田全靠这个侄子和她一起打理,每天都是起早贪黑,从早干到晚。

     直到那两个知青来到了小河村。

     那时候兴责任田,联产承包制,他们孤儿寡母的,自然没人愿意帮扶。

     “姑,再翻一亩,咱们就可以回去休息了。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