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2章

首页
    明压低声,目含厉光。

     谢砚深沉吟片刻,抬手示止。

     房中寂静许久。

     谢砚深踱步回书?案后?,沉声:“与其扬汤止沸,不如将计就计,或可拔本塞源。

    ” “将计就计?”福明皱着鼻,“侯爷,什么意?思啊?” “难不成您还真?要回北境啊?逸郡王那?边胆子小得很,好不容易有点动静,您这一走,他又得乌龟缩头了。

    ” 谢砚深不回答他,而是垂首提笔,开始书?文:“先前让人追查两江总督门下旧吏,收集来的东西都整理好了吗?” 福明一愣,随后?连忙道:“都整理好了,那?些人都已?致仕,很多回了祖籍老家,不在两江,所以他们的供状拿得隐秘,护国?公府那?边绝对没查到。

    ” “只不过光凭几张状子,怕是无法坐实两江官吏这些年瞒报盐税的罪过,真?要一查到底,不惊动朝内根本不可能。

    ” 当初派人去查两江军营中异常,却查到了两江与护国?公府、承王之间的勾连,此后?自然得追根溯源。

     这样动辄夷灭三族的谋逆大罪,承王又不是胜券在握,必能飞龙在天,两江地界素来富足,上到大员下到小吏,哪一个不是口袋里头能流出白银来,何必要掺和党争,去干这掉脑袋的买卖? 除非,他们有不得不这么做的理由。

     而这理由,正是盐税。

     北境大战数年,国?库空虚,各地税赋加重,盐铁两税向来为国所重,开战以来,朝廷抓的便更紧了。

     所以,地方过往年岁许多不曾暴露的贿弊之案一件接一件冒出来。

     两江盐税所占份额最?重,这些年下狱了不少官吏,但细细比对,和其他州府 椿?日? 比起来人数竟然还少一些。

     前年,时任的金陵知府被贬,罪名是御下不严,手下官吏包庇商队走贩私盐,他大意?失察,没查出盐税数目的不对,后?来他在被贬黜的地界,得了个治理有方的贤名,短短一年,竟又起复了,还调去苏州做了知府。

     正是那?个一直追杀玉怜脂的柳启彦。

     然而盐税数目如此大的偏差,只一个走私盐,怕是难以全部解释清楚。

     但当时北境方复,国?中又遇闽南倭乱,更值渭北旱灾,蜀地水难,朝局不稳,无?力清查。

     或许如今,是时候了。

     谢砚深手中墨笔飞快:“将东西都准备好,传信曹义,不必刻意?阻拦行乱者?,只要不伤城中百姓即可。

    乱起后?限他一日内捉拿暴首,匪众中被蛊惑跟从?的百姓,可教化者?不杀,犯刑律者?杀。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