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注解属于私家书籍,大部分都只能传抄转阅不能售卖,不然可能会被其门人喷到身败名裂。
阶层固化就是这样,知识只在上层流通,底下人想学习那是千难万难。
印书的工匠识字不多,有些甚至一个字都不认识,让目不识丁的匠人来用活字印刷术实在是难为人,他们现在更适合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印的册数越多成本越低。
不过雕版一次要刻一整页,现在走精品路线不能有错,错一点就得废掉重来,所以要多花点时间在雕刻模板上。
等过些年能大批量印书培养读书人,到时候只要模板别错太多就都能用。
这年头传抄出错的概率更高,模板出错只需要标出来即可,比传抄时错字漏字更容易发现。
贫寒学子能有便宜的书读已经不容易,没人会在意拿到的书上有几个错别字。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的任务就是把市面上能见到的基础典籍都印出来。
一本书卖一百金,卖出去一本就能养十四个骑兵或者三十三个步卒,三百本书的利润就足够养四千精锐骑兵一年。
一本书卖一千金,换成钱就是一千万,放到前几年甚至能买个太尉来当。
正所谓治大国若摆小摊,灵帝卖官以俸禄等级来定价,三公一千万钱九卿五百万钱,只要有钱除了皇帝什么官儿都能当。
曹老板他爹花一个亿买太尉是特殊情况,大概是因为曹老板当官太正直到哪儿都想着惩除奸佞,当官太正直容易得罪人,曹老爹只能多花点钱让皇帝手下留情。
一书千金,在颍川只有四千骑兵和八千郡兵的情况下,卖出去一本书就足够整个颍川的士兵战马都吃的肚儿滚圆。
这还是不怎么起眼的没怎么听过的文人,要是换成袁术本人,自小奢靡的袁公路怕是能报出两千、三千甚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