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酒,不开宴,单纯聚在一起说说话。
需要敲打的都是颍川士人,自荀晔离开晋阳去颍川接人却一去不复返,荀悦这个当爹的心情就没好过。
傻小子自作主张非要留在颍川,如今的局势也没有紧迫到非要他和族人在一起才能自保的地步,他再不放心也不能强迫臭小子干什么。
犯过事儿的颍川世族集体到晋阳报道,荀悦便接下了陪那些家伙聊天谈话的活儿。
他们都出自颍川,好些都是从前有过交情的老熟人,由他来让那些人安心留在并州再合适不过。
叔父总揽一州军政无暇顾及这些小事,其他兄弟要么坐镇郡县要么带兵驻守要冲,留在晋阳的几位也整日忙于政事,只有他和蔡中郎一同主管学政不甚忙碌。
他有空闲也有能耐舌战群儒,这活儿不交给他还能交给谁?
对此,同在晋阳的荀谌表示,他们家兄长就是在公报私仇。
如果没有周昂带兵攻打颍川之事,明光接到家乡士人后就会回到晋阳。
或者说,但凡周昂晚三天再过去,也不会有后面这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
不过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事情已经发生,假设出多少种情况都没用。
袁绍联络颍川世家不是一两天能完成的事情,狡兔三窟,他们荀氏在声望上确实比不过门生故吏遍天下的袁氏,家乡士人私下里多准备几条后路也正常。
就算周昂本来没打算那时候带兵进入颍川,颍川的世家大族也得催着他过去。
很明显,导致他们家明光留在颍川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些颍川世家。
兄长心中有气又舍不得朝儿子发火,颍川世家又这时候被打发到并州,兄长不拿他们撒气才怪。
他们家兄长如今温文尔雅沉静少言,但也只是如今,能生出明光那种理不直气也壮叭叭个没完的儿子,当父亲的肯定也差不哪儿去。
为了让兄长消气,只能委屈那些决定两边讨好却计划失败的老乡多忍忍。
荀谌裹紧外袍,抱着从他们家兄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