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51章

首页
    命,若是父皇执意不肯,嫡长皇子被奸人击毙,嫡次皇子补位,也说得上是符合正统。

    ” 皇帝陡然睁眼,怒道:“你敢!” 淮王笑得更加轻狂了,他道:“儿臣敢做今日之事,又岂差多走一步?” “你要弑兄杀父吗?” “弑兄杀父也是你逼的!”淮王嘶吼道,“一个打小埋头做木工的废物,你视若珍宝,而我如何努力如何出彩,你置若罔闻,你宁愿把天下交给一个木匠也不愿意给我,何其折辱。

    ” 又讽道:“说起来,父皇的皇位不也是争来抢来的吗?儿臣这也算子承父业了。

    ” “朕为皇长子,继位名正言顺。

    ”皇帝睥睨殿中的二儿子,心中唏嘘,两个嫡子,一个太过心慈,一个太过狠辣。

     他不是对淮王置若罔闻,倘若淮王能是个明君,心中能有大度,登基后能容得下兄长一家,他又岂会完全不考虑淮王呢? 万没想到,皇后与淮王的路子越走越偏。

     皇帝道:“朕即便去争去抢,也从未把刀架在先帝脖子,逼着他把皇位传给朕。

    ” “看来父皇还是没有想明白。

    ”淮王低头掇拾掇拾五爪龙九章服,说道,“皇兄被贼人击毙,父皇闻讯重病卧床,儿臣暂代父皇监理国事。

    文武百官还在太和殿前等儿臣,儿臣就不打扰父皇在此养病了,过几日再来问父皇的意见。

    ” 言罢离开大善殿,驾辇往太和殿去了,意气风发。

     第248章 欲夺皇权,先破禁军。

     朝廷的统兵方式有很大弊端。

    自唐朝以来,各朝各代皆沿袭“居重驭轻”的政策,即“京师宿重兵,京畿内外当天下兵力之半”,把大半的兵力都安扎在京都周边,试图达到“举天下之兵不敌京师”的效果。

     好几十万的兵力围在京畿内外,皇帝怕武将带着士卒们造反,便又想方设法分权、制约。

     于是乎禁军统帅有领兵之权,却无调动之权。

    兵部一群文官,上承皇帝旨意,通过印信、虎符有调动兵马之权,却无统领之权。

    一旦宫城内发生动荡,京畿禁军最先想的不是如何灭叛军,而是等朝廷的旨意、虎符。

     这样的布兵方式,看似牢牢守住了京畿,实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