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42章

首页
    当即有人驳道:“大人科考多年终得金榜题名,身居父母官之位,背负百姓期望,莫不成因为手握权势,就忘了当初为何要读书、为何要当官?” “啪”镇木拍案,知县怒道:“大胆!聚众闹事、顶撞朝廷命官,双罪并罚,给本官拉下去每人二十杖。

    ” 一旁的主簿低声劝道:“大人,杖罚身带功名的学子,要上报府尹批准后才能动手,大人三思。

    ” 知县低声应道:“跟丢了性命相比,二十杖算什么,府尹若是怪罪,有本官顶着。

    ” 满堂学子被杖罚,引得京内百姓前来围观。

     …… 学子受杖的消息穿出,裴若英从侯府赶往安卿堂。

     “夫人怎么来了?”几位老女医问道。

     自打伯爵府出事后,裴若英有些时日没来医馆了,今日过来,带着一股疲倦、愁态,实在叫人心疼。

     眼睛还有些红肿。

     老女医们觉得夫人应当留在府上多静养一段时日。

     “女子待在闺中,只会拿着绢子抹眼泪,是无济于事的。

    ”裴若英径直走到药台前,开始配药研磨,说道,“好不容易打开的门,不能一朝又关上了。

    ” 外头学子都能懂得这个道理,她身为少淮的胞姐,与少淮一起长大,岂能不懂这个道理。

     老女医们你看我,我看你,不明白夫人这没头没尾的话是什么意思,只能赶紧进来帮手,问:“夫人要配什么药?” 裴若英安排道:“去把其他人也叫来,多配些金创药或是治跌打损伤的,越多越好……等配好了,再叫府上小厮给学子们送去。

    ” 这夏日炎热,受了皮肉伤之后,若是不及早处置,伤口化脓可是要人性命的。

     配药、送药不仅仅是因为学子们为少淮出声,还因为比治病救人更难的是改变世人的想法。

     少淮好不容易改变了一部分人的想法,不能因为一场责罚就让他们寒了心。

     …… …… 学子风波之余,是淮王入京的大事。

     入皇城当日,整条御街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个摊子,纵是如此,浩浩荡荡人马入城时,还是有些站不下。

     抬着礼箱的队伍宛如长龙。

    饶州是个富饶之地,淮王给父皇准备的贺礼太多了,足有九千多抬。

     这样声势浩大的阵仗,允许淮王带这么多人入京,不仅彰显淮王的实力,还向官员们宣告,皇帝对淮王的宽慈。

     整个京都都知晓淮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