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6章

首页
    究竟有何事?”说实在,裴少淮一开始并不想掺和到皇家立储的争端中,然实际上,只要他身在朝中,想要推行新策,就不免牵扯其中。

     根本不可能置身事外。

     他置身事外了,那杨家、徐家、陈家呢? 萧内官见裴少淮神态警惕,说道:“我此番过来,虽不是陛下授意,但陛下是知晓的,裴大人不必担忧。

    ” 既让裴少淮放下戒心,又表明自己只听从于皇帝。

     裴少淮今日之所以肯见萧瑾,是因为他明白,明君在位,宦官泛不起太大水花,萧瑾能亲近天子,却不能蒙蔽天子。

    就如萧瑾自己所言,他做的事,皇帝都是知晓的。

     只有天子无能,或是天子不信文臣,需要用宦官牵制文臣,才会出现宦官“当权”,宦官无牵无挂,是最好用的棋子。

     “若真如萧内官所言,又何必急着跑这一趟?”裴少淮道。

     萧瑾不掩饰,实诚道:“只听从于陛下不假,心里有偏私也不假。

    ”他坐在椅上,往裴少淮这便探了探身,恳切说道,“请裴大人出手帮一把太子殿下罢,殿下需要个可靠的臣子。

    ” “萧内官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裴少淮拍案起身,话里带着怒意,“请回吧!” “三顾茅庐”,应是东宫亲自来。

    “托付忠臣”,应是天子发话授意。

    哪怕是“权臣摄政”,也应是裴少淮自己筹谋。

     不管是哪一样,皆轮不到萧内官开这个口。

     这算什么?硬生生把裴少淮绑上太子的船,若有朝一日事发败北,裴少淮也将牵连输得一塌涂地,背上蓄意谋反的罪名。

     况且,人心藏在肚皮里,萧瑾此人究竟如何、意欲何为,谁又能十足断定呢? “裴大人消消气。

    ”萧瑾惭道,“是洒家失言了。

    ” 他解释道:“若不是陛下让裴大人入詹事府,与殿下多接触,若不是陛下授意裴大人给皇长孙讲课,若不是洒家知晓了这些,又岂敢独断,贸然前来见裴大人?” 是皇帝有这个意思,萧瑾才敢贪前一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