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1章

首页
    传呢? 赐宴结束,出宫以后天色已暗。

     裴家老太太一直惴惴不安,追问今日之事会不会影响到两个孙儿,林氏三人不敢显露,一直哄着老太太说,平复她的心绪。

     登车时,杨时月钻入了三姐的马车。

     “我早知道她是这般人,今日之举并不意外,所幸,北直隶各府皆已成了产业,有了棉布一条街。

    ”裴若竹说道。

     车顶檐上的灯盏随着车轱辘一晃一晃,柔光映在她的脸上,神色复杂,有怒意,有遗憾,也有惭愧,眉头微蹙,又带着一股决意。

     她握着杨时月的手道:“是我拖累弟弟和你了。

    ” 昔年,裴若竹侍读公主出嫁以后,皇后拖着不放,只当她是颗可用的棋子。

    直到皇帝下了恩赐,皇后这才赐了凤冠金钗、百亩官庄,送裴若竹风光出宫,维持自己的德名。

    可见皇后是个只想着自己的。

     虽知如此,为了尽快推广织棉,造福妇人,裴若竹又不得不借皇后的名头,以致陷入今日的局面。

     “一家人,三姐说这样话就生分了。

    ”杨时月道,她压低声音问,“三姐开设‘一条街’,是为了提防皇后?” 裴若竹点点头,道:“若是进货、出货,全然握在一个人手里,若是这个人倒了下来,昔日努力便给他人做了嫁衣。

    ” 俗称“一锅端”。

     “如今有了一条街,农户们种棉,织妇们织棉,摊贩们买棉,有来处也有去处,纵是我立马散了织造坊,这些以织为生的妇人们依旧有去处。

    一个大作坊倒下了,还有千万个小作坊能建起来,这才是长久之计。

    ”裴若竹解释道。

     杨时月听了此言,面露钦佩之色,心想,无怪那日从“京棉一条街”归来后,官人连连称赞三姐做事缜密,抢占先机。

     一条商业街不是那么容易做起来的,这恰恰说明三姐从修建织造坊之初,就已经着手准备后路。

     她绝非要做一份事业而已,而是在谋一条路。

     ……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