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06章

首页
    弓藏”何意,知道裴少淮便是那弩良弓,却不知道父皇的惭愧是对谁人,只好言道:“儿臣虽不知父皇感慨何人,但已明白父皇苦心。

    ” “琛儿功课学到哪里了?”皇帝关心问道。

     太子应道:“前日已考过了孔孟之道,这两日在习书、骑射。

    ” 皇帝第二次颔首露出笑意,能在翰林院老学究手下考过孔孟之道,这可不容易,安排道:“等京察忙完,伯渊入了詹事府,让他也给琛儿讲讲课,他的学问可不比翰林院那几个老学究差。

    ” 皇帝偏重裴伯渊,太子似乎已经习惯,并不觉得有何不妥,淡淡然地应下了。

     …… 廷议结束,也到了散衙的时候,裴家兄弟共乘一架马车归府。

     “大哥外任数年,辩驳之道炉火纯青,言辞愈发缜密无遗了。

    ” 裴少淮揉揉太阳穴,松了口气,应道:“眼下才走出了一步,后头的事也并不轻松。

    京察施行新策,不知会不会生出什么动乱来,且往前走几步看罢。

    ” “大哥是有什么顾虑?”少津问道。

     裴少淮打比方道:“京察大计就是一杆秤,称一称官员们几斤几两,它理应在百姓手里握着,现如今没法子把它还到百姓手里,便只能支起个架子撑着它,把它抬得高高的,不让官员们染指。

    ” 兄弟二人志同道同,裴少淮无所隐瞒,继续隐喻道:“一架摇摇欲散的旧船,纵使时常修修补补,它也仍是一架旧船,不会变得焕然一新。

    我等身在船上,既希望它能摇身变新,又不敢贸贸然把它拆卸成一块块。

    ” 一旦拆散,船就会沉。

     “是以,动了其中一处,会不会摧枯拉朽影响到另一处,谁也没法预料,只能多加谨慎着。

    ”裴少淮道。

     “我愿助大哥一臂之力。

    ” “且先边走边看罢。

    ” …… 随后的时日里,裴少淮较之前更加忙碌了,辗转于御书房、内阁、吏部、都察院之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