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91章

首页
    ,数目多而散。

     而常平仓,讲究的是“谷贱增其贾而籴,谷贵时减贾而粜”,此句出自《汉书》,讲的是米价降时买入存米,米价高时放粮售卖,从而维持粮价稳定,故而称为“常平仓”。

     “侍郎大人想得很是妥当。

    ”裴少淮道。

     两人上车后,聊起常平仓颓废失修、仓内无粮,黄青荇颇为感概,说道:“于国而言,正仓位国库之重,于卫所而言,军仓肩粮草之重,于百姓吃饭而言,却是常平仓最重要。

    常平仓无粮,眼下无大灾大患尚且看不出什么端倪来,一旦民间粮食紧了,粮价高了起来,常平仓无粮可放,这粮价可就难以压得住了,想来裴大人在闽地任官时,对此深有体会。

    ” 裴少淮颔首应是,黄青荇说得对,常平仓是未雨绸缪,万不能荒了弃了。

     黄青荇又无奈道:“黄某早些年也曾上过折子,恳请皇上重视此事,只可惜折子送上去便石沉大海,了无音讯了。

    ”在裴少淮跟前,他并不掩饰自己的愤愤然,又道,“想来是河西派当局,只关心着正仓里自己那几百石的俸禄,常平仓的事、百姓的事,能拖一时是一时,拖到锅里没米了,要死人了才是大事……不然,写再多的折子也送不到皇上跟前。

    ” “侍郎大人不妨再上折试试,皇上体恤民苦,必定会重视常平仓之事。

    ”裴少淮道,河西派倒台毕竟多年了。

     大抵花了半个时辰,马车终于到了粮城外。

     裴少淮下车,抬头看了看仓廒的规模,终于明白百姓们为何要管“仓廪”、“仓廒”叫粮城了眼前分明就是一座小城池。

     不仅城高墙厚,还地处险要,周遭不许百姓修建民居,派有官兵日夜巡守。

     正门墙上刻有隶书大字,写道:“金陵卫一号字廒。

    ” 前来上缴税银的粮长们,沿着水路从粮城的侧门进,船头接着船尾,排了长长的一队。

     裴少淮暗想,后世的剧集里,动不动便是“卑职带一队人马趁夜去烧了他们的粮仓”,想来是难以实现了,他又瞟了一眼跟前的高墙,腹诽道,倒更像是“卑职带一队人马彻夜去粮城里送人头”。

     烧粮仓就跟攻下一个城池差不多,岂是说烧就烧的? 入城以后,裴少淮入了一间仓屋,只见屋里宽敞高大,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