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6章

首页
    而是因为他们自己没有报考,如今反悔了。

    裴少淮的名头唱得越亮,他们越是后悔莫及。

     悔却又不是悔自己,而是悔“自己一身学问,错失状元举荐、直达朝堂的良机”。

     裴少淮帘内阅卷,在帘外领队职守的是李同知,李同知身上很有晋人的干净利索,洪声问道:“你们在此闹,本官且问你们,为何要补考?” 有人道,为兴古来绝学,亦有人直道,为谋一入仕良机。

     李同知听后,不屑讪笑,道:“若是为了学识,谁人主考不是考,学问深厚者自可熠熠生光,哪还有学生考试挑考官的?若是为了当官……” 李同知笑得更加大声了,丝毫不掩饰心底的鄙视,他嘲讽道:“知州大人为何当了主考官,若是连这点都想不明白,还贪想走什么仕途当什么官?本官守的这道门,可不是你们吟诗作对、把酒言欢的地方。

    ” “于做学问,识得几个大字把自个当大才,不谦;于做人品性,读书科考不想正道,总想捷径,不实。

    ”李同知嗤之以鼻,道,“‘录遗’录的是遗才,不是在浑水里面捞泥巴。

    ” 泥巴是扶不上墙的。

     “你们快些散去,若是再闹……”可就不止错过这一场府试而已了。

     待闹事的学子散去,李同知笑笑,低声自言道:“若是再闹,本官就要骂得更难听了。

    ” 第205章 闽南是个人杰地灵、文风颇盛的好地方,  从府试卷子中便可窥得一二。

     撕掉倭寇侵扰、海贼劫掠、官商垄断……这一层层晦暗,显露出其本貌,  便可见得闽地是青山养碧玉,  海波生白圭。

     毕竟,自晋朝以来,闽地便以读书习文为尚,  唐时兴科举录人才,闽地百姓更以科考为荣,  发展至宋时,  闽地读书之盛、成才之多,已跃至全国之首。

     今时今日,  大庆掌国,  闽地读书之势有所减,  不比江南一带,但仍居各省前列。

     闽地是有它的底蕴在的。

     裴少淮身为一州父母官,过往三年里,  专注于整治贼寇、豪贵,大力开海兴商,  而在治学上出力甚少,  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