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72章

首页
    一试。

    五品主考,又让很多当地知名书院的学子望而却步,自视甚高而不愿意报名。

     各书院中,讨论不止,许多人不服气而叹息。

     “万没想到,精心准备了一年多,等来的府试竟是如此。

    ” 有人说道:“若只是为了过正场,成为童生,拿到院试的资格,自然不必顾虑谁当主考官,哪年赴考皆可,并无甚么区别。

    可书院里的同窗们,谁人又尽是奔着一个正场去的而已,谁不是为了能在长案名列前茅,能得主考官向大宗师美言几句……唉……” 一声长叹省略了很多话,也道出了许多人的心思。

     无非是觉得区区一个五品官,即便在他手下拿到了不错的名次,又有什么用呢? 四品知府在三品的督学大人面前,也仅是略点几句,推荐推荐心仪的学子,好让他们能在院试里能占些先机,被大宗师取用。

    而相隔两个品级的知州,只怕在督学大人面前,半句话都说不上。

     如此,在这些学子看来,参加这次府试便是“没什么用”的。

     自视甚高得好似他们参加了,就必定能名列前茅,居于长案之上一样。

     提前几日入住泉州府贡院的裴少淮,此时正“与世隔绝”,丝毫不清楚外头这些闲言碎语,一心扑在出题上。

     这份题目相较县试,更是不易出。

    一来,泉州府刚刚处置了几个大族,当地人与他们藕丝相连的,要借题目择取出可用之人,不易。

    一来,别人不知晓裴少淮的功名,堂堂督学大人不可能不知晓,府试选出来的学子,还是要有些水准,才能给督学大人一个交代。

     第203章 府试仍属童试中的一环,不宜过难,是以正场仍以小题为主,给学子们足够的发挥空间。

     到了再覆、末覆最后这两场,裴少淮才出了稍难些的大题。

    所谓大题,便是句义完整,有所指向,学子需深刻领悟句义,自寻角度来破题。

     而不似小题那般,自圆其说即可。

     大题更加考验学子们的悟性和笔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