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我们看到好多布料扛下来,正在码头外叫卖呢。
”另一个小子印证道。
于是乎,齐族长也“毛毛躁躁”跟着跑了出去此事若当真,今年就不愁没货买了,棉布虽不比丝绸,但也很紧俏。
同时赶往双安州码头的,不止齐族长而已,今年还没存到货的小姓小族都来了。
可是半日之后,他们又悻悻离开布料很好,织得很细,染色也艳丽,但是喊价太高了,竟足足比松江府棉布高了两倍。
利润太少,是他们不得不先回来商议。
无奈之下,齐、陈、包三家族长只能又找裴少淮,请知州大人拿个主意,或是知州大人出面跟京都的布商谈谈价格。
裴少淮给了主意,但是不愿意出面谈价格自己暗暗定下的价格,怎么谈?自己跟自己谈吗?
他说道:“今年把棉布买下来,看似不挣银子,白辛苦一场。
实则,布商挣了厚利,来年便会运更多布料过来,几年之后,这便稳下来,成了一条新货源,生意是长久之计。
”
“大人的话是有道理。
”齐族长他们还是有所犹豫,道,“可这棉布价着实贵了些,都快赶上寻常绸缎的叫价了。
”
陈族长补充道:“再者,咱们三家的银子,一时也吃不下这批布料呀。
”
裴少淮建议道:“离十二月北风还早,布料不急着这几日就买下来,不妨先放些风声出去。
”
“大人说的是什么风声?”
“就说双安州为了广开货源,准备吃下这数万匹棉布,目前正在筹钱。
”
三位族长不明白裴少淮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不过,放些风声出去也吃不了亏,受不了损,他们便暂且照办了。
随后几日,三位族长相继宴请京都布商,酒楼灯火彻夜长亮,酒盏里滔滔不尽谈着生意,营造出一种生意将成的假象。
第190章
一边,齐、包、陈三家接连与布商推盏议价,另一边,不断有消息传出,这一批棉布软韧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