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
”
天黑瞧不清燕承诏的神色,但听语气,必定还是面无表情的“冷冰冰”,他“反呛”道:“裴知州还是多羡慕自己罢,能使唤镇抚司缇帅,要什么人多势众。
”
说罢,先一步登上了马车。
末了又挑了挑车帘,问道:“裴知州今日还蹭车回府吗?”
“燕缇帅之邀,盛情难却。
”裴少淮亦登上马车,动作轻快而娴熟,就当自家马车一样。
今日去一趟嘉禾屿,赚大发了。
……
翌日正是大暑,一大早下了场大雨。
滂雨方知春去尽,酷晴又觉深夏来。
闽南之地,邻海之滨,伴着咆咆大风,夏雨总是说来就来,又说走就走。
雨水如乱珠落尽,很快守得拨云见日。
在这苦于炎热的大暑里,这场雨冲刷了浮躁的陈尘,让覆了苔衣的青石、砖瓦,重归明净,透着一股沁人的凉意。
便是一直活在忧心忡忡里的平民百姓,也在这场急雨里重燃些许希冀。
雨后大晴,在这一如往常的日子里,包班头带着几个衙役,端端把知州大人亲自书写的告示张贴出来,闹市里、城门外、州衙旁,一应张贴。
微微泛黄的榜纸上,大字工整而不失劲道。
只是川流不息的人群,一开始并未注意到这张公示它与以往的告示看起来并无什么区别。
再者,官府贴出来的告示,向来没什么好事。
直到一位识字的老童生摇摇晃晃路过城门,饿得快要昏过去,他扶在城墙上,抬头看到“官府雇工”四个大字,以为是自己饿眼花了,于是揉了揉眼,再看一次。
果真是“雇工”而非“征役”。
全文读完,老童生不自禁兴奋连续喊道“有活路了”,立马引得不少百姓前来围看。
一位瓜农给老童生递了半块甜瓜,好奇问道:“老书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