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
其次,战船要借秋冬的北风,才能从太仓州开往双安州。
这般算下来,嘉禾卫最早也要等到来年开春才有战船可用。
九月、十月是倭寇侵扰的“小汛期”,裴少淮盘算着,倭寇大概率会进犯。
眼下已是六七月,仅剩三个月,等太仓州战船是来不及了。
裴少淮打算“就地取材”。
不管船只还是舟师,双安州里都有现成的。
……
这日,裴少淮召同安城的齐族长、包族长和南安城的陈族长,还有齐氏的二十七公,一同来州衙商议要事。
三氏族长还未到州衙,凑巧,燕承诏的马车先到了。
燕承诏来寻裴少淮,也是商议防倭之事。
衙房里,茶香氤氲,两人隔着茶案并坐。
想来是烈日海风所致,燕承诏肤色黑了一两分,少了些冷峻,多了些刚毅。
也能由此料想到,嘉禾卫近来的操练是何等之勤。
“裴知州缘何笃定倭寇秋日一定会来侵扰双安州?”燕承诏问道。
“皇上委派你我前来双安州试点开海,朝廷里人尽皆知,此事瞒得住小家族、小官吏,但必定瞒不住大姓氏、府衙大官。
”裴少淮应道。
双安州要开海,小县里的齐氏、包氏不知道很正常,但漳州府、泉州府陈氏、林氏这样的大姓氏,他们出资栽培后辈、门生入朝为官,与府衙、甚至布政司关系紧密,岂会不知道这样重要的消息。
裴少淮又道:“皇上早便有意开海,却屡次三番被耽搁,旨意还没到州府,当地要么是突发民患,要么是倭寇侵扰……燕指挥觉得,天底下真有这般巧的事?”
只要生乱,便有了暂停开海的理由。
燕承诏明白裴少淮暗指何意,他点点头,说道:“裴知州说得有理。
”
屡次“碰巧”只能是有意为之。
燕承诏思忖几息,又言:“看来朝廷的‘开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