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监正摇摇头,应道:“他的本经为《春秋》。
”春秋为史,微言大义。
少年又问:“那祖父为何同他说天象之事?”
吴监正同孙儿解释道:“往日我同你说过,读千年史,可观古今于须臾,观世间物,可知相生相克、运行规则。
这位裴大人既读史,又遵行万物规则,理应能听得懂我的话。
”
又言:“读史、格物,你若能习得这两点,日后掌管钦天监,便成了一半。
”
“还有另一半呢?”
“悉读人心。
”
……
吴监正才走不久,又有户部尚书马平诺找到裴少淮,户部准备上谏推行新政,马尚书想与裴少淮商议商议。
他知晓裴少淮精通银币、税例之道,此番过来商议,无关官职高低。
马尚书先是递给裴少淮几页纸,上头写着户部打算推行的新政,裴少淮翻阅时,马尚书说道:“宝泉局锻铸银币、发行银币,三年过去,大庆南北两京和江南各府,银币畅然流通,已成了百姓们惯用的钱币。
户部还曾派人前往九边关城调查,银币正在渐渐替换土银。
”
又补充言道:“加之户部刚刚新修订鱼鳞图册,天下田亩归属何人,皆一一登记在册。
如今朝廷各地粮仓皆满,国库银两充裕,本官以为,施行‘以银代税’时机已到。
”
时机成熟,以银代税利大于弊
其一,官府募收,官收官解,手续化简。
原本复杂的税例科目化繁为一,账目清楚,方便征收、管理,可减少中间官吏克扣百姓、自丰腰包。
其二,银币收缴、运输便利,可减少漕运损失,也可避免运输途中粮食霉变。
再者,以物交税,大量的物资运往京都国库,堆积成山,总是容易滋生各类事端。
马尚书又递过来几页纸,说道:“若论税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