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2章

首页
    有人道:“依我之见,早朝之事没有对错之分,争的只是先后罢了。

    ” “袁大人何出此言?” 那人应道:“国库充盈之时,征徭役、修边墙、御鞑靼,何错之有哉?举国之力,开海通商,驱逐倭寇,再现宋时富裕,又有何错哉?皆是无错,则看谁人在先,谁人在后。

    ”他以为,裴少淮出言相争,是担忧大修边墙牵扯朝廷财力,会耽误开海。

     又道:“是以,五日之后的廷议,无非是看大家站在谁的一边,陛下如何抉择。

    ” 这番论断令其他几人赞同。

     有官员略带疑虑,说道:“诸位也见识过,这位小裴大人有些本事在身上,最擅当廷辩驳,又颇得几位阁老赏识,我瞧着他未必会占下风。

    ” “出了春,他便南下福建布政司了,再是擅长谏言,又还能辩驳多久呢?” 这朝廷里,还是京官近水楼台先得月。

     声音渐渐远去,裴少津先是怔怔站于原地,心间腾地燃起一股怒气兄长若是有心争此先后,岂会自请外派?最后那句话更是有些“人走茶凉”的幸灾乐祸在。

     裴少津继续往前走,步子愈来愈慢,似乎想通了什么,忽的一转身,改向太仆寺衙门走去。

     当值之后,本应休整几日,裴少津却日日往太仆寺跑,又回国史馆查阅了许多古卷资料。

     …… 五日已过,翌日早朝便是廷议了。

     这夜,裴少津来到兄长的书房,大哥正好在准备明日廷议之事,裴少津看到纸上只列了寥寥几点,不过数百字。

     大哥神情坦然自若。

     裴少津见兄长这般轻松,他也跟着轻松了几分,问道:“大哥这是胸有成竹了?” “不是我胸有成竹。

    ”裴少淮应道,“而是我相信两位尚书明日能拐过这道弯,明白我话中的用意。

    ” 他紧接着解释道:“两位尚书既能揣摩出长冬对北疆之地的影响,未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