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伸手,接住了几片零落的桃花瓣,脸上满是喜意,感慨道:“莫论山下结子桃树,或是山顶桃花正盛,花开花尽总是春。
”
又远望道:“昔年耕耘,了幸种得堂前三两树,夫复何求桃李满天下?”能有少淮少津和言成言归几个,足矣。
少津笑言道:“夫子是‘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一身才华,隐于俗世。
山顶湿寒,少津不敢让夫子久待,看过桃林盛景后,说道:“夫子,我们回去罢。
”
夫子点点头。
归去路上,少津同夫子说道:“夫子,大哥他……他要离京外任了。
”来年启程后,一去数载,不知何时归来。
段夫子并不诧异,反是欣慰点点头,说道:“不远探无以得‘深’,不得‘深’何以成‘渊’?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伯渊他生于此城内,却不只是此城的。
”
“学生必不辜负兄长的一番苦心经营。
”
“你能明白他的用意便好。
”
……
忙忙碌碌的日子过得尤为之快,转眼到了裴少津迎娶陆家小姐之日。
满城花烛动,萧鼓迎新婚。
裴少津已被朝廷授为从六品的翰林编撰,今日大婚,穿了一身崭新的六品官袍内着立领素衣,白领至裔,再着圆领青袍,身前是鹭鸶补子,腰束革带,脚穿黑缎官靴。
少津承了沈姨娘的白皙肤色,着此青色官袍,更显文质彬彬,一怀文气。
迎亲队伍已准备就绪,只待吉时到,少津便可登马。
看着日晷上的影子渐渐斜长,少津开始有些紧张,反复整理衣装,保持平整无褶,嘴中又念念有词。
一点都不似考场上那般沉着冷静。
裴少淮见到弟弟这般焦急紧张,心间一乐,想起自己大婚那日,弟弟反反复复端来点心,当着他的面吃得甚是香甜。
于是乎,裴少淮也想“报复报复”少津。
裴少淮特意端来少津平日里最喜欢的点心,又抱来小风,假借小风为话头,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