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6章

首页
    他从袖中取出两块碎银,举了举,继续道:“因为白银只需切成这么一块块,便可用于收购茶叶、布匹、瓷器,来年又满载货物,出海换银。

    若是朝廷一旨令下,用银废钱,这样的商船就会越来越多,一船船可食可穿可用的货物送出去,而换回来一筐筐白银,积攒在豪武手中,他们收紧白银,则白银价值愈高。

    如此白银,既不能帮百姓果腹,又不能御敌强兵,于朝廷何益?” 方才所言火耗、良币劣币,只在大庆朝之内、官与民之间,而现在所说的出海以物换银,已经伤到了大庆国之根本,叫众人深吸一口冷气。

     由税例说到白银,又由白银说到了海贸,果真是牵一发动全身。

     皇帝听懂其中深意,不由对裴少淮刮目相看,道:“爱卿继续。

    ” “用银是顺势而为,铸币是因权制用。

    ”裴少淮开始说朝廷统一铸造银币的好处,道,“朝廷铸造良币发行,下令用新币,则百姓皆以良币为尊,只需各地衙门以币换银,三五年后碎银渐渐纳入国库,而良币流通于市。

    ”接着又道,“一银币为一两,可抵千文铜钱,可换两石米,收紧银币发行数目,长久保持如此兑比,则朝廷的银币、铜钱可重新取信于民。

    届时,方可谓易物公允,不受制于豪武。

    此为其一。

    ” “其二。

    ”裴少淮继续列举道,“若商船携大庆银币出海易物,以大庆之国力,久而久之,则天下皆以大庆银币为衡,岂恐民不富、国不强?”天下是天下,不止大庆而已。

     若是银两,则人人可铸造,有银即可。

     若是银币,则其中含有“制权”所在,意义不同。

     “便也是到了那时,吏部所提以银抵税,皆可无虞。

    ”裴少淮最后道。

     民间伪造铸币是难以避免的,朝廷能做的,是将银币铸造得足够精细,让伪造变难,减少劣币的出现。

     此事,裴少淮心里亦有了初步想法。

     裴少淮言罢,令他意外的是,朝堂上开始有人纷纷站出来支持他。

    他们没有围绕银币谏言,多是说新政贸然实施于民不利,民生凄凉而大庆动荡,谏言句句精炼,显然是有备而来。

     那一瞬,裴少淮忽为邹阁老而动容他虽致仕离开了朝堂,但他的门生还在,他们一样以民为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