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2章

首页
    应属第五题,“贡举非其人”,意思是每年举荐送到国子监的贡生,出现人与名不相符,或冒名顶替,或张冠李戴,或私下买卖。

    与后世屡屡爆出的新闻相似,某某顶替谁上了大学,用谁的资格做了某事,数十年后两人人生大相径庭,天壤之别。

     如何处罚,大庆律中有明确的规定。

     难不在于分析,而在于如何在两百字内把所有的刑罚列举全。

    裴少淮酝酿后写道:“已除授者,发边卫,未除授者,充军终身……”这是对当事人的惩罚,分为事已成、事未成两种。

     冒名顶替,可不止革除身份而已,是要流放的。

    朝廷视国子监生为人才产地,岂能容忍“贡举非其人”,若人人效仿之,举荐还有何用? 除此以外,还有举荐的官吏、受贿者、知情者、失察者,皆有章法可寻,按规发落。

     题目只有数个字,牵扯的律法可不少。

     第六日天蒙蒙不见日头,主考官以水漏计时,檐上掌灯前,一声锣响由贡院中央传出,四角又有武差响应同时敲锣,全场皆鸣,第二场毕。

     裴少淮收拾吃食时,发现肉脯、干菜虽未生霉,但已经软塌塌,表面有些水渍。

     他是不敢再吃了。

     幸好,那一袋干粮每日烘烤,并没有变质,硬是硬了些,但可以饱腹扛饿。

    几个沙皮梨一直放在案板上,也没有变坏。

     裴少淮掂了掂一块干炊饼,为自己倒了杯茶水,坐下来细吞慢咽,甚至顿生了在号舍里察观天景的雅致阴云密布,蒙蒙而茫茫。

     他颇为庆幸,已经过了六日,身子无虞,可以顺利考完全场矣。

     号舍内其他学子亦是如此想法,纵使是已经感了风寒的,只要前六日没有倒下被抬出去,剩下这三日挨一挨就过去了。

    只要有了盼头,精神头都充足了几分。

     裴少淮披着被衾入眠,心里也有了些别的盼头。

     二月十五日,第三场考试开始,试策文五题,考察学子对国计民生的观点看法,出题之处广泛,古有历史,今有时事,上有天文,下有地理,山川湖海,皆有可能化为题目来考察学子。

     到了会试这一层级,策问文章愈发受考官重视,一来策问考得杂而全面,最易体现考生的为官本事,而非考察之乎者也而已;二来殿试中只考策问,考生若是连会试策问都答不好,又岂有参加殿试的资格?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