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5章

首页
    夺得解元,必定把心思都放在了功课上……善,晚些成婚也是好的。

    ”没有把原想的那番话说出口。

     因为张令义最小那个女儿已经十七了,比裴少淮大了两岁。

     若是说出口,叫门生为难,反倒不美。

     张尚书又提点裴少淮道:“太仓州原是军中卫所,长期由军卫辖管,十几年前才转隶为州,不是个容易治理的地方。

    ” 裴少淮了然。

     太仓州这个地方,东临沧海,位于扬子江入海口,往北是南北大运河,位置特殊,是兵家必争之地。

    又位于苏州府辖内,与扬州府、应天府等地临近,文风颇盛。

     是个好地方,却不是个好治理的地方。

     “南下太仓州以后,遇到不得其解时,但有本官能替你解惑的,你只管来信。

    ”张尚书道,“太仓州兵强民弱、兵丁入寇的问题由来已久,历任知州每每畏手畏脚,甚至视而不见,只求顺利度过任期……裴大人若能治理出成效,兵部必定如实上奏请功。

    ” 既然求婿不得,张尚书干脆另辟“蹊径”,给门生卖个好。

     治理好太仓州,于兵部、于裴家都是好事。

     “学生回去必定转告父亲。

    ”裴少淮道。

     张令义知晓裴少淮兵家见解独到犀利,一时好奇,多问了一句:“依你之见,太仓州兵强民弱,当如何治理?” 裴少淮应道:“大庆朝内,军卫、军屯何其之多,向来都是军户羡慕民户,太仓州则恰恰相反,无外乎是当地军户比民户过得好罢了。

    ” 张令义颔首道:“一针见血。

    ” 待裴少淮告退后,张令义在庭中踱步,想起裴少淮所说的那些兵家见解,又想到他品行俱佳,愈发觉得求婿不成十分可惜。

     他心里总觉得自己似乎哪里疏漏了,考虑不周全,但一时又拐不过那道弯。

     半晌,才反应过来当不得女婿,不是还可以当孙女婿、外孙女婿吗?过几年,年岁整整好。

     可惜了。

     …… 赶在岁末成婚的,不止陈行辰。

    这日,江子匀亲自上门送喜帖,对裴少淮道:“农家婚礼简办,略备几桌茶水酒菜接娘子进门,特送帖告知淮弟一声。

    ” 裴少淮高兴接过喜帖,贺道:“恭喜子匀兄。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